奇书网 www.qishuwu.cc,日月当空照中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收到了鹿善继遣人送来的两封书信之后,崇祯皇帝仔细看过一番,知道黄台吉还跟历史上一样,使出了这个议和缓兵和借刀杀人之计,心里很快也就有了应对之策。
恰好此时又到了该向九边各镇,转送崇祯二年第三季度粮饷物资的时候了,所以当天下午,崇祯皇帝就派出了两拨内臣担任领队,各带天策卫和羽林卫一哨人马,预备押送粮饷离京,分赴辽东镇和东江镇。
这次前去东江镇的内臣,还是御马监总管太监兼御前侍从武官处掌事太监褚宪章。
褚宪章去年九月到东江镇转送粮饷并且坐镇督战,不仅与毛文龙熟悉,与毛文龙以下的东江镇各路总兵将领也很熟悉,去了以后很多事情就会好办很多。
因为这次去,不光是押送粮饷这么简单,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崇祯皇帝让他带上了奴酋黄台吉写给大明朝的议和书信,其中有黄台吉要求大明朝治罪毛文龙,并交还刘兴祚几兄弟的内容。
到了关键时候这个要拿出来,用来激励安东侯毛文龙和刘兴祚率军,去与辽东建虏死磕。
只不过拿出来的时机必须把握恰当,这个就只能让熟悉东江镇内情的褚宪章出马不可了。
至于带队去辽东镇的内臣,则是司礼监的随堂太监郑之惠。
郑之惠与曹化淳一样,都是出身与大内的内书堂,不过崇祯即位之前一直都属于靠边站的那种。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清洗内廷二十四衙门的时候,郑之惠没有投靠当时权势熏天的曹化淳,而是瞅准时机投靠了比自己小字辈的王承恩,如今自然是苦尽甘来。
前不久,在御前红人王承恩的推荐下,如愿进入了司礼监,成为了比秉笔太监的稍低一等的随堂太监,不过,也已经可以在司礼监轮番当值了。
当然,崇祯皇帝从一堆内臣之中选中这个郑之惠,不是因为他是王承恩的人,而是因为他出身内书堂,不仅对于大明朝的各种典章制度非常熟悉,而且头脑灵活,很有内秀,不是一个死板刻板的人。
这样的人,让他们在大难临头坚守气节很难,但是却很适合这种虚与委蛇、讨价还价的议和谈判。
其实适合干这种事情的人,在如今的大明朝堂之上有很多,只是现在的这个崇祯皇帝可是知道,与后金“议和”的事情,绝对不能泄露出去。
黄台吉是假议和,如今这位崇祯皇帝知道,所以他的议和谈判,也是假议和假谈判,不过是虚与委蛇,麻痹黄台吉而已。
但是这个事情在大明朝堂之上,却是个见光死的事情。
一旦泄露出去一点消息,这个事情就会弄巧成拙,没法继续下去了。
历史上,崇祯皇帝并不是没有一点议和之心,当袁崇焕向他报告平辽策略的时候,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办法,也就是“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
不管其中的“和为旁着”,是不是当时袁崇焕给自己留下的一条后路,但是当袁崇焕报告了这个平辽策略的时候,崇祯皇帝是满口答应了的。
然而后来,袁崇焕私下与后金通款议和的事情曝光出来之后,满朝文武都是同仇敌忾、义愤填膺,都说袁崇焕这是通虏卖国。
所以,历史上,袁崇焕就有了那样一个凄惨下场。
再后来,奉旨与后金通书议和的兵部尚书陈新甲,害怕重蹈覆辙,落下一个与袁崇焕相同的下场,所以就预留了证据,将崇祯皇帝与他私下交代的事情,记录了下来,并透漏给了同年好友,表示议和这种事情,是皇帝让他办的,他是奉旨承办的。
结果,这个消息很快就泄露出去... -->>
收到了鹿善继遣人送来的两封书信之后,崇祯皇帝仔细看过一番,知道黄台吉还跟历史上一样,使出了这个议和缓兵和借刀杀人之计,心里很快也就有了应对之策。
恰好此时又到了该向九边各镇,转送崇祯二年第三季度粮饷物资的时候了,所以当天下午,崇祯皇帝就派出了两拨内臣担任领队,各带天策卫和羽林卫一哨人马,预备押送粮饷离京,分赴辽东镇和东江镇。
这次前去东江镇的内臣,还是御马监总管太监兼御前侍从武官处掌事太监褚宪章。
褚宪章去年九月到东江镇转送粮饷并且坐镇督战,不仅与毛文龙熟悉,与毛文龙以下的东江镇各路总兵将领也很熟悉,去了以后很多事情就会好办很多。
因为这次去,不光是押送粮饷这么简单,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崇祯皇帝让他带上了奴酋黄台吉写给大明朝的议和书信,其中有黄台吉要求大明朝治罪毛文龙,并交还刘兴祚几兄弟的内容。
到了关键时候这个要拿出来,用来激励安东侯毛文龙和刘兴祚率军,去与辽东建虏死磕。
只不过拿出来的时机必须把握恰当,这个就只能让熟悉东江镇内情的褚宪章出马不可了。
至于带队去辽东镇的内臣,则是司礼监的随堂太监郑之惠。
郑之惠与曹化淳一样,都是出身与大内的内书堂,不过崇祯即位之前一直都属于靠边站的那种。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清洗内廷二十四衙门的时候,郑之惠没有投靠当时权势熏天的曹化淳,而是瞅准时机投靠了比自己小字辈的王承恩,如今自然是苦尽甘来。
前不久,在御前红人王承恩的推荐下,如愿进入了司礼监,成为了比秉笔太监的稍低一等的随堂太监,不过,也已经可以在司礼监轮番当值了。
当然,崇祯皇帝从一堆内臣之中选中这个郑之惠,不是因为他是王承恩的人,而是因为他出身内书堂,不仅对于大明朝的各种典章制度非常熟悉,而且头脑灵活,很有内秀,不是一个死板刻板的人。
这样的人,让他们在大难临头坚守气节很难,但是却很适合这种虚与委蛇、讨价还价的议和谈判。
其实适合干这种事情的人,在如今的大明朝堂之上有很多,只是现在的这个崇祯皇帝可是知道,与后金“议和”的事情,绝对不能泄露出去。
黄台吉是假议和,如今这位崇祯皇帝知道,所以他的议和谈判,也是假议和假谈判,不过是虚与委蛇,麻痹黄台吉而已。
但是这个事情在大明朝堂之上,却是个见光死的事情。
一旦泄露出去一点消息,这个事情就会弄巧成拙,没法继续下去了。
历史上,崇祯皇帝并不是没有一点议和之心,当袁崇焕向他报告平辽策略的时候,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办法,也就是“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
不管其中的“和为旁着”,是不是当时袁崇焕给自己留下的一条后路,但是当袁崇焕报告了这个平辽策略的时候,崇祯皇帝是满口答应了的。
然而后来,袁崇焕私下与后金通款议和的事情曝光出来之后,满朝文武都是同仇敌忾、义愤填膺,都说袁崇焕这是通虏卖国。
所以,历史上,袁崇焕就有了那样一个凄惨下场。
再后来,奉旨与后金通书议和的兵部尚书陈新甲,害怕重蹈覆辙,落下一个与袁崇焕相同的下场,所以就预留了证据,将崇祯皇帝与他私下交代的事情,记录了下来,并透漏给了同年好友,表示议和这种事情,是皇帝让他办的,他是奉旨承办的。
结果,这个消息很快就泄露出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