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日月当空照中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先后抄没了数量众多的阉党、长芦山东两淮的盐商,以及抄没福王府、德王府和两京大批勋贵财产的情况下,依旧没有停征辽饷,就是因为宁锦防线上的城堡增筑,一直没有停歇下来。
这一世,崇祯皇帝继位之后,靠着一而再再而三的抄家所得,填补了军费的巨大缺口,因此一直没有采取历史上的措施,也就是增加辽饷。
但是大明朝自万历四十六年开始面向全国征收的这份辽饷,崇祯皇帝却也没有下旨停止征收。
后世有人说,征收辽饷是拖垮大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个说法,可以说对,也可以说不对。
因为辽饷的问题很复杂,这么一概而论,一棍子打死是不行的。
说起来,大明朝万历年间的财政情况,在明朝中期以后算是好的了,虽然张居正的许多改革措施都被废除掉了,但其清丈天下天亩的成果还是保留了下来,当时朝廷的常规岁入,每年约有四百万上下。
可是到了万历末年的时候,明朝九边的军事形势开始恶化,每年光九边的军费就需要支付三百八十万两。
等到萨尔浒之败发生后,大明朝廷开始在辽东镇投入重兵进行防御,军费也跟着蹭蹭蹭地往上长,本来给付九边各镇的军饷就已经高达三百八十万了,突然多出来的守辽和平辽费用,就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窟窿。
因此万历皇帝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接受了朝臣们的建议,计划开征辽饷,一开始只是在江南富裕地区征收。
后来到了天启年间,辽东战事不断,而形势越来越严峻,天启皇帝将辽饷逐步推广到全国各个省份。
按照万历年间张居正清丈天下天亩的情况,分派给各省布政使司,每亩地加征九厘银子,作为朝廷平定辽东加派的军饷。
按照这个标准,辽饷征收到手最多的时候,也不过是五百五十万两银子多一点,其中光是支付给辽东的军费银子,每年就超过了四百万两,其中包括军饷,也包括整修城池、整饬军备的支出。
原本历史上,崇祯皇帝继位之后,若是按照这个标准继续执行下去,应该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危机或者乱子。
但是,问题恰恰就出在历史上的崇祯皇帝继位之后,将魏忠贤及其麾下阉党人马杀的杀、抓的抓、罢的罢,朝中的东林党人一方面极其好战,另一方又反对征收辽饷。
与此同时,崇祯皇帝却也找不到其他的办法,来快速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只得在原有辽饷的基础上将辽饷从每亩地九厘增加到了每亩地一分二厘。
没过多久,朝廷入不敷出,银子又不够用了,崇祯皇帝又在大臣们的建议之下,在辽饷之外增加了一项剿饷,专门用来填补剿匪的支出。
结果又过了没多久,剿饷也不够用了,崇祯皇帝又在一帮大臣建议之下,增加了一项练饷,专门用来给各镇练兵。
接下来,就不用说了,很快就天下大乱了,大明朝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所以,追究起来,在原本的历史上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并不是天启年间一直在征收的辽饷,而是后来崇祯朝对辽饷的加派以及新征的剿饷与练饷。
正是因为如此,如今的这位崇祯皇帝知道历史上辽剿练三饷对明朝灭亡的责任,所以不管朝廷财政有多艰难,他都不会再从加派辽饷,或者新征剿饷、练饷这个方面下手搞银子。
包括任何全面改革税收制度的事情,在搞定建虏与流贼之前,他都不会轻易去触碰。
这一世,崇祯皇帝之所以自从继位之初就定下了永不加赋的规矩,目的就是在事情发生前,就提前将朝廷大臣请求加派辽饷、剿饷、练饷的这个口子给堵上。
而同样是这一点,使得他在除掉魏忠贤及其阉党成员之后,不得不依靠一次又一次不择手段的抄家来获取大量银子,去填补朝廷税收的巨大缺口。
先后抄没了数量众多的阉党、长芦山东两淮的盐商,以及抄没福王府、德王府和两京大批勋贵财产的情况下,依旧没有停征辽饷,就是因为宁锦防线上的城堡增筑,一直没有停歇下来。
这一世,崇祯皇帝继位之后,靠着一而再再而三的抄家所得,填补了军费的巨大缺口,因此一直没有采取历史上的措施,也就是增加辽饷。
但是大明朝自万历四十六年开始面向全国征收的这份辽饷,崇祯皇帝却也没有下旨停止征收。
后世有人说,征收辽饷是拖垮大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个说法,可以说对,也可以说不对。
因为辽饷的问题很复杂,这么一概而论,一棍子打死是不行的。
说起来,大明朝万历年间的财政情况,在明朝中期以后算是好的了,虽然张居正的许多改革措施都被废除掉了,但其清丈天下天亩的成果还是保留了下来,当时朝廷的常规岁入,每年约有四百万上下。
可是到了万历末年的时候,明朝九边的军事形势开始恶化,每年光九边的军费就需要支付三百八十万两。
等到萨尔浒之败发生后,大明朝廷开始在辽东镇投入重兵进行防御,军费也跟着蹭蹭蹭地往上长,本来给付九边各镇的军饷就已经高达三百八十万了,突然多出来的守辽和平辽费用,就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窟窿。
因此万历皇帝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接受了朝臣们的建议,计划开征辽饷,一开始只是在江南富裕地区征收。
后来到了天启年间,辽东战事不断,而形势越来越严峻,天启皇帝将辽饷逐步推广到全国各个省份。
按照万历年间张居正清丈天下天亩的情况,分派给各省布政使司,每亩地加征九厘银子,作为朝廷平定辽东加派的军饷。
按照这个标准,辽饷征收到手最多的时候,也不过是五百五十万两银子多一点,其中光是支付给辽东的军费银子,每年就超过了四百万两,其中包括军饷,也包括整修城池、整饬军备的支出。
原本历史上,崇祯皇帝继位之后,若是按照这个标准继续执行下去,应该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危机或者乱子。
但是,问题恰恰就出在历史上的崇祯皇帝继位之后,将魏忠贤及其麾下阉党人马杀的杀、抓的抓、罢的罢,朝中的东林党人一方面极其好战,另一方又反对征收辽饷。
与此同时,崇祯皇帝却也找不到其他的办法,来快速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只得在原有辽饷的基础上将辽饷从每亩地九厘增加到了每亩地一分二厘。
没过多久,朝廷入不敷出,银子又不够用了,崇祯皇帝又在大臣们的建议之下,在辽饷之外增加了一项剿饷,专门用来填补剿匪的支出。
结果又过了没多久,剿饷也不够用了,崇祯皇帝又在一帮大臣建议之下,增加了一项练饷,专门用来给各镇练兵。
接下来,就不用说了,很快就天下大乱了,大明朝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所以,追究起来,在原本的历史上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并不是天启年间一直在征收的辽饷,而是后来崇祯朝对辽饷的加派以及新征的剿饷与练饷。
正是因为如此,如今的这位崇祯皇帝知道历史上辽剿练三饷对明朝灭亡的责任,所以不管朝廷财政有多艰难,他都不会再从加派辽饷,或者新征剿饷、练饷这个方面下手搞银子。
包括任何全面改革税收制度的事情,在搞定建虏与流贼之前,他都不会轻易去触碰。
这一世,崇祯皇帝之所以自从继位之初就定下了永不加赋的规矩,目的就是在事情发生前,就提前将朝廷大臣请求加派辽饷、剿饷、练饷的这个口子给堵上。
而同样是这一点,使得他在除掉魏忠贤及其阉党成员之后,不得不依靠一次又一次不择手段的抄家来获取大量银子,去填补朝廷税收的巨大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