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日月当空照中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极其巧合的是,正当崇祯皇帝这一道明发天下的谕旨,在京师内外传得沸沸扬扬,并被锦衣卫的人马带着,快速离京分赴四方传达的时候,大明朝的北方地区,再一次迎来了一场普降的大雪。
大雪对京师城内百姓的出行造成了一些不便,但是对于京师的朝臣和北方地区被干旱折磨了一年的老百姓们来说,却是一件喜上加喜的好事。
因着这场大雪的到来,崇祯皇帝此前加封真武玄天上帝为护国佑圣北极镇天真武大帝的旨意,立刻就具有了别样的含义。
在大明朝的民间信仰之中,真武帝君本就主管风雨兵戈,如今应时降雪,岂非正是真武显灵?!
在贾继春、牛聚明、许誉卿这几个御用喉舌的鼓动之下,京师朝堂之上一些见风使舵的官员,很快就又上书恭贺崇祯皇帝得天之佑的英明与圣德了。
这一次,包括孙承宗在内的几个内阁大臣,也分别上了贺表。
孙承宗这样的人物,当然知道万物有常的道理,知道老天爷下不下雨或者降不降雪,跟真武大帝没什么关系。
只不过他们这些进士出身的文官,之前常常拿着天人感应的说辞,来劝说皇帝应该干这个,不应该干那个。
那么到了别人拿出天人感应的说辞,来支持皇帝如今的做法时,你又怎么能说根本没有天人感应这回事呢?
包括徐光启这个对于天文天象有着很深造诣的科学家,也揣着明白装糊涂,向崇祯皇帝呈递了自己的贺表。
不管崇祯皇帝的用心究竟是什么,至少敕建忠烈祠,并让那些在民间有着广泛信众的道教正一派道士们主管祭祀阵亡的官军将士这件事,却是徐光启所乐见的。
在他看来,其中的好处多不胜数,绝对算得上一个利大于弊的决策。
至于李国镨和孙承宗两人,差不多也同样是因为这个理由,才愿意以皇极殿大学士和武英殿大学士之尊向皇帝上表称贺的。
不管他们的心中如何疑惑,总之在去了一趟护国忠义庙之后,崇祯皇帝就开始接二连三地收获喜讯了。
崇祯四年二月十四日上午,宁嫔苏日娜十分顺利地给崇祯皇帝诞下了第三个皇子,母子平安。
崇祯四年二月十五日,按照惯例应该举行的建极殿望日大朝会,被皇帝取消。
崇祯皇帝带着周皇后、田贵妃、袁妃,一起来到了储秀宫后院的西配殿,看望宁嫔苏日娜与新生的三皇子。
崇祯皇帝按照之前的惯例,当场封了宁嫔为宁妃,并在征求了周皇后和宁妃自己的意见之后,为三皇子赐名“朱慈炯”,尔后将西六宫中与储秀宫比邻的咸福宫,赐给宁妃和三皇子朱慈炯居住。
三皇子朱慈炯的诞生,在京师文官大臣与勋贵世家的圈子之中,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
毕竟崇祯皇帝目前已经有了两个皇子了,而且其中的长子朱慈烺还是皇后所生的嫡长子。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大明朝未来的继承人已经有了归属,至少到现在为止,嫡庶长幼的名分已经定了。
何况宁妃苏日娜还是一个出身于科尔沁草原的蒙古人。
所以这一次皇三子朱慈炯的诞生,与当初皇长子诞生时相比起来,在京师权贵圈子里面就显得有点无足轻重波澜不惊了。
然而,不管京师的权贵圈子里怎么样看待这件事情,至少崇祯皇帝本人,还是非常高兴的。
因为宁妃苏日娜生的三子朱慈炯,关乎着他今后一项如何对待塞外蒙古部落的战略。
对于今后塞外蒙古部落的治理,既不能纯粹使用汉人汉官,也不可能如同历史上那样,仍旧采取羁縻和封赏拉拢的办法。
事实证明,明朝初期那种,对于塞外归附的那些蒙古部落设置羁縻卫所的策略,最后是行不通的。
&nb... -->>
极其巧合的是,正当崇祯皇帝这一道明发天下的谕旨,在京师内外传得沸沸扬扬,并被锦衣卫的人马带着,快速离京分赴四方传达的时候,大明朝的北方地区,再一次迎来了一场普降的大雪。
大雪对京师城内百姓的出行造成了一些不便,但是对于京师的朝臣和北方地区被干旱折磨了一年的老百姓们来说,却是一件喜上加喜的好事。
因着这场大雪的到来,崇祯皇帝此前加封真武玄天上帝为护国佑圣北极镇天真武大帝的旨意,立刻就具有了别样的含义。
在大明朝的民间信仰之中,真武帝君本就主管风雨兵戈,如今应时降雪,岂非正是真武显灵?!
在贾继春、牛聚明、许誉卿这几个御用喉舌的鼓动之下,京师朝堂之上一些见风使舵的官员,很快就又上书恭贺崇祯皇帝得天之佑的英明与圣德了。
这一次,包括孙承宗在内的几个内阁大臣,也分别上了贺表。
孙承宗这样的人物,当然知道万物有常的道理,知道老天爷下不下雨或者降不降雪,跟真武大帝没什么关系。
只不过他们这些进士出身的文官,之前常常拿着天人感应的说辞,来劝说皇帝应该干这个,不应该干那个。
那么到了别人拿出天人感应的说辞,来支持皇帝如今的做法时,你又怎么能说根本没有天人感应这回事呢?
包括徐光启这个对于天文天象有着很深造诣的科学家,也揣着明白装糊涂,向崇祯皇帝呈递了自己的贺表。
不管崇祯皇帝的用心究竟是什么,至少敕建忠烈祠,并让那些在民间有着广泛信众的道教正一派道士们主管祭祀阵亡的官军将士这件事,却是徐光启所乐见的。
在他看来,其中的好处多不胜数,绝对算得上一个利大于弊的决策。
至于李国镨和孙承宗两人,差不多也同样是因为这个理由,才愿意以皇极殿大学士和武英殿大学士之尊向皇帝上表称贺的。
不管他们的心中如何疑惑,总之在去了一趟护国忠义庙之后,崇祯皇帝就开始接二连三地收获喜讯了。
崇祯四年二月十四日上午,宁嫔苏日娜十分顺利地给崇祯皇帝诞下了第三个皇子,母子平安。
崇祯四年二月十五日,按照惯例应该举行的建极殿望日大朝会,被皇帝取消。
崇祯皇帝带着周皇后、田贵妃、袁妃,一起来到了储秀宫后院的西配殿,看望宁嫔苏日娜与新生的三皇子。
崇祯皇帝按照之前的惯例,当场封了宁嫔为宁妃,并在征求了周皇后和宁妃自己的意见之后,为三皇子赐名“朱慈炯”,尔后将西六宫中与储秀宫比邻的咸福宫,赐给宁妃和三皇子朱慈炯居住。
三皇子朱慈炯的诞生,在京师文官大臣与勋贵世家的圈子之中,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
毕竟崇祯皇帝目前已经有了两个皇子了,而且其中的长子朱慈烺还是皇后所生的嫡长子。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大明朝未来的继承人已经有了归属,至少到现在为止,嫡庶长幼的名分已经定了。
何况宁妃苏日娜还是一个出身于科尔沁草原的蒙古人。
所以这一次皇三子朱慈炯的诞生,与当初皇长子诞生时相比起来,在京师权贵圈子里面就显得有点无足轻重波澜不惊了。
然而,不管京师的权贵圈子里怎么样看待这件事情,至少崇祯皇帝本人,还是非常高兴的。
因为宁妃苏日娜生的三子朱慈炯,关乎着他今后一项如何对待塞外蒙古部落的战略。
对于今后塞外蒙古部落的治理,既不能纯粹使用汉人汉官,也不可能如同历史上那样,仍旧采取羁縻和封赏拉拢的办法。
事实证明,明朝初期那种,对于塞外归附的那些蒙古部落设置羁縻卫所的策略,最后是行不通的。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