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大南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儿臣此前也有查阅。数据内不仅统计了两万四千人的流民数,还记有流民动向,逃离人口最多的是南豫州。请问永宁,我所言可对?”
与皇后的惊怒不同,霍南君心生赞意。杨子诀果然没有把自己逼到死路上去。
她眼底几不可闻的一笑:“二殿下所言不差。”
众人再次哗然。
袁庆狐疑的问:“二殿下为什么会突然去查流民数?就算如此,那各县圈地境况,您又如何解释?难道也看到过江州的土调数据?”
霍南君能拿到江州的土调数据,是因为她父亲是江州都督。而杨子诀是不可能有这条途径的。
却见杨子诀仍镇定道:“我是无法得知江州的土调情况。因为我调查的州县,不是江州,而是……南豫州。”
此言一出,许多人已经恍然过来。
“父皇,一个多月前,正是您下旨封儿臣为鱼复侯。南豫州的四地郡县,正是儿臣封地。从那时起,儿臣便已经开始关注起当地的民生经济。而南豫州的土调数据,也是在那之后的移交过程中,到了儿臣手上。儿臣也可让人取来为证!”
众人神色复杂,杨子诀继续道:“除此之外,若还有疑异的,就是刑律改革。事实上,此条确不是儿臣和戴大人的见解,而是请教过他人意见。此人不是旁人,正是都官尚书刘书易大人。”
包括袁庆、皇后在内的诸多臣子,面含惊讶。
刘书易参与了太子的上书,又怎会给二皇子建议?难道泄密的人是他?
皇帝问:“刘尚书,可有此事啊?”
只见丹陛上,那个沉稳严肃的臣子站起来。刘书易神色有些复杂,但仍挺身直言:“回皇上。确有此事。此前二殿下曾来刑部,征询过微臣刑狱方面的弊端。当时臣也有改制刑狱的想法。便与二殿下探讨过几次。”
皇后冷声道:“刘尚书参与了《上武圣言事书》的编纂,又与二皇子共商策论,这是为何?难道是故意让两位皇子以此相对吗?”
刘书易面对皇后明显带着恼意的诘问,说:“微臣并未参与二殿下的策论,也不知有这回事。况且,刑事是臣的本职,改革刑狱也是国事。就算不是二皇子,是其他大臣看出了刑狱上的弊端,想要共商改制办法的,臣都愿意与之讨论。这并非是脚踏两船,臣只忠于国家例法,从未有挑动两位皇子之心。而且除此外,臣也没有与二殿下探讨过除了刑狱外的任何事。请皇上明察。”
刘书易是个古板的人。就像他所掌的那只判笔一样,尽心的想要保持公正。比起党争,他更想要忠于国家法度。
皇帝是信任他的,甚至连霍元恭在一定程度上都理解他的想法。
但随着他的证言,事情再一次变得浑浊起来。
但这份浑浊与先前不同。
如果说最开始人们十分确定两份奏疏一定有一真一假。
那么经过霍南君的论辩和杨子诀的举证,这就显得不那么确定了。
双方对这改革方案的见解同样深入、充分。
互相印证,又互相补缺。
今日事态一波三折,扑朔迷离。
这比任何一次宫中大宴,都挑动人心。
霍南君思索着。不管怎样,她上书的目的是要借机入朝,替她霍家赢取政绩筹码,而不是替杨子雍搞死二皇子和四皇子。
所以到了现在,事情该结束了。
儿臣此前也有查阅。数据内不仅统计了两万四千人的流民数,还记有流民动向,逃离人口最多的是南豫州。请问永宁,我所言可对?”
与皇后的惊怒不同,霍南君心生赞意。杨子诀果然没有把自己逼到死路上去。
她眼底几不可闻的一笑:“二殿下所言不差。”
众人再次哗然。
袁庆狐疑的问:“二殿下为什么会突然去查流民数?就算如此,那各县圈地境况,您又如何解释?难道也看到过江州的土调数据?”
霍南君能拿到江州的土调数据,是因为她父亲是江州都督。而杨子诀是不可能有这条途径的。
却见杨子诀仍镇定道:“我是无法得知江州的土调情况。因为我调查的州县,不是江州,而是……南豫州。”
此言一出,许多人已经恍然过来。
“父皇,一个多月前,正是您下旨封儿臣为鱼复侯。南豫州的四地郡县,正是儿臣封地。从那时起,儿臣便已经开始关注起当地的民生经济。而南豫州的土调数据,也是在那之后的移交过程中,到了儿臣手上。儿臣也可让人取来为证!”
众人神色复杂,杨子诀继续道:“除此之外,若还有疑异的,就是刑律改革。事实上,此条确不是儿臣和戴大人的见解,而是请教过他人意见。此人不是旁人,正是都官尚书刘书易大人。”
包括袁庆、皇后在内的诸多臣子,面含惊讶。
刘书易参与了太子的上书,又怎会给二皇子建议?难道泄密的人是他?
皇帝问:“刘尚书,可有此事啊?”
只见丹陛上,那个沉稳严肃的臣子站起来。刘书易神色有些复杂,但仍挺身直言:“回皇上。确有此事。此前二殿下曾来刑部,征询过微臣刑狱方面的弊端。当时臣也有改制刑狱的想法。便与二殿下探讨过几次。”
皇后冷声道:“刘尚书参与了《上武圣言事书》的编纂,又与二皇子共商策论,这是为何?难道是故意让两位皇子以此相对吗?”
刘书易面对皇后明显带着恼意的诘问,说:“微臣并未参与二殿下的策论,也不知有这回事。况且,刑事是臣的本职,改革刑狱也是国事。就算不是二皇子,是其他大臣看出了刑狱上的弊端,想要共商改制办法的,臣都愿意与之讨论。这并非是脚踏两船,臣只忠于国家例法,从未有挑动两位皇子之心。而且除此外,臣也没有与二殿下探讨过除了刑狱外的任何事。请皇上明察。”
刘书易是个古板的人。就像他所掌的那只判笔一样,尽心的想要保持公正。比起党争,他更想要忠于国家法度。
皇帝是信任他的,甚至连霍元恭在一定程度上都理解他的想法。
但随着他的证言,事情再一次变得浑浊起来。
但这份浑浊与先前不同。
如果说最开始人们十分确定两份奏疏一定有一真一假。
那么经过霍南君的论辩和杨子诀的举证,这就显得不那么确定了。
双方对这改革方案的见解同样深入、充分。
互相印证,又互相补缺。
今日事态一波三折,扑朔迷离。
这比任何一次宫中大宴,都挑动人心。
霍南君思索着。不管怎样,她上书的目的是要借机入朝,替她霍家赢取政绩筹码,而不是替杨子雍搞死二皇子和四皇子。
所以到了现在,事情该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