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明末称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如果没有这句特许旨意,你一个手握兵权的总兵,是不能去自己筹措粮饷的。朝廷对于兵权的控制,最管用的一个办法就是将领领兵,而朝廷控制粮饷。如果你将领自己能筹粮措饷,那朝廷还能放心?
不过现在特殊时期,皇帝也不得不在这些方面放松一些了。如果将领们真的能自己想办法弄到粮饷不用朝廷负担,又不是直接纵兵抢掠的话,皇帝会很高兴看到的。
刘钧没有直接带兵去郧阳,而是坐船直下黄州,先回麻城老家。
梅之焕和李长庚也都同意了刘钧先回麻城一趟,给了九头鸟全军半个月假期。虽然皇帝限令他们在年底剿灭英霍山区的回左五营。但梅之焕和李长庚与刘钧都有相同的看法,打仗并不急于一时,先做好准备。然后再发动雷霆一击。
这次回乡即是休假休整,也是让诸将们去招募兵马。刘钧已经把手下十几个营的架子初步拉起来了。选定了各营的主将和主要军官,接下来刘钧准备按自己原先的办法。让各营的将校们自己去招募兵马,招募了兵马后再统一集训,最后再由诸营将校自己选兵,完成束伍成编。
因为皇帝要他们乘势剿灭中原的贼匪,因此这次皇帝甚至没有让刘钧这些功臣们入京见驾,皇帝让他们安心在地方练兵剿匪,等平定贼匪之后再入京奏捷。
“总镇。你知道吗,现在京师上下到处都在称赞你,甚至已经有人把你剿匪的事迹编为评书鼓词,四处说唱呢。还有人把你和宁远总兵吴三桂并称为大明军中双璧,称赞你们是朝廷军界的后起之秀,最优秀的一对年轻将领!”
刘钧听到杨廷麟把自己跟吴三桂相提并论,撇了撇嘴。吴三桂,后世万人唾弃的大汉奸,满清走狗。
不过在此时,吴三桂却是名声很好。他出身好,辽西将门之后,父亲吴襄做过辽东总兵。母亲更是辽西将门世家祖家人,舅父祖大寿是辽东前锋总兵,祖家将门世家,一门副将参将游击等一大把,在关外辽西,祖家和吴家在军中的地位无人可及。
何况吴三桂此时正年轻,可在辽西军中却已经打过好几仗了,都表现极好,军中皆赞其智勇双全。他出身如此之好。又还先后拜在蓟辽总督洪承畴、辽东巡抚方一藻为老师,还认了总监高起潜做义父。可以说,不管是出身还是名声。吴三桂都是年青一辈中的佼佼者。
倒是刘钧,突然间就这么窜起来,比吴三桂更加的传奇。现在,两个年青人同时加封为总兵官,因此,坊间便将两人并称军中双璧。这也是对刘钧的一种认可,一种承认。
不过刘钧对这种认可还真不怎么喜欢,吴三桂,如今大明抗清最前沿的年青英雄,谁能知道,将来却成为引清军入关的汉奸呢?也许现在的吴三桂确实还是忠心于大明的,可刘钧心里总是难以抛开那些。
“我入京的时候,听说建虏正在修筑通往锦州的道路,还有消息说,建虏已经准备在锦州北面的义州筑城屯田,哎。”杨廷麟叹气道,“建虏去岁入寇,抢掠了无数人口钱粮,实力更壮一步,看样子,他们是准备要反客为主,步步进逼,甚至有可能再围锦州。”
刘钧对于历史上这些年具体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并不太清楚,他只知道历史上明朝还有不到五年就要灭亡了,而且好像在此前,明清似乎确实在关外打了一次大决战,导致了精锐尽失,使得在关外形势再无法挽救,而中原的流匪也因此乘机坐大,内忧外患,大明终于一下子崩溃,李自成率先攻入北京,然后满清又杀进关内,击败了李自成,窃据了中原。
也许,建虏确实准备要围锦州了。
“但愿能早日平定中原流匪,那时某随将军提兵北上,驱除鞑虏!”
“为何不先灭鞑虏,再除流匪?”刘钧问。
杨廷麟毫不犹豫的道,“攘外必先安内。”
刘钧咂巴下嘴巴,什么话都不说了。似乎如今整个大明上下,对于外虏和内寇,都是一样的看法,那就是要攘外必先安内。上至皇帝首辅,下至平民百姓,一说起这事来,几乎就是上下同心。
刘钧也不好说这句话究竟是对是错,可对于大明朝来说,内忧外患,先对内还是对外却是关乎国家战略层次的大事,必须做决定的。历史上,朝廷虽说意识比较统一,都认为应当先安内。但事实上,朝廷却总是两面疲于奔命,甚至好几次,官军集中全力眼看着就要灭掉流匪时,可建虏就又入寇了,然后官军不得不抽调兵马北上入卫,而贼匪便又逃过一劫,得到休养的机会。
大明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一内一外两个大敌,可大明却一个都解决不了。
也许自己正在改变历史,张献忠已经被他擒拿了,罗汝才被他击败了,历史上这两支贼匪可是掀起了又一轮的反叛浪-潮的,李自成似乎也是在这个时候卷土重来,然后官军疲于奔命,却始终不能遏制,最终贼匪彻底坐大,官军再也无法打赢贼匪了。
或许,历史已经改变了!(未完待续。)
ps:感谢雨12344、老铁公鸡、mweb、快乐的在男、南营玉、书友1304171…、rqz296等诸位的支持,谢谢大家!
bsp; 如果没有这句特许旨意,你一个手握兵权的总兵,是不能去自己筹措粮饷的。朝廷对于兵权的控制,最管用的一个办法就是将领领兵,而朝廷控制粮饷。如果你将领自己能筹粮措饷,那朝廷还能放心?
不过现在特殊时期,皇帝也不得不在这些方面放松一些了。如果将领们真的能自己想办法弄到粮饷不用朝廷负担,又不是直接纵兵抢掠的话,皇帝会很高兴看到的。
刘钧没有直接带兵去郧阳,而是坐船直下黄州,先回麻城老家。
梅之焕和李长庚也都同意了刘钧先回麻城一趟,给了九头鸟全军半个月假期。虽然皇帝限令他们在年底剿灭英霍山区的回左五营。但梅之焕和李长庚与刘钧都有相同的看法,打仗并不急于一时,先做好准备。然后再发动雷霆一击。
这次回乡即是休假休整,也是让诸将们去招募兵马。刘钧已经把手下十几个营的架子初步拉起来了。选定了各营的主将和主要军官,接下来刘钧准备按自己原先的办法。让各营的将校们自己去招募兵马,招募了兵马后再统一集训,最后再由诸营将校自己选兵,完成束伍成编。
因为皇帝要他们乘势剿灭中原的贼匪,因此这次皇帝甚至没有让刘钧这些功臣们入京见驾,皇帝让他们安心在地方练兵剿匪,等平定贼匪之后再入京奏捷。
“总镇。你知道吗,现在京师上下到处都在称赞你,甚至已经有人把你剿匪的事迹编为评书鼓词,四处说唱呢。还有人把你和宁远总兵吴三桂并称为大明军中双璧,称赞你们是朝廷军界的后起之秀,最优秀的一对年轻将领!”
刘钧听到杨廷麟把自己跟吴三桂相提并论,撇了撇嘴。吴三桂,后世万人唾弃的大汉奸,满清走狗。
不过在此时,吴三桂却是名声很好。他出身好,辽西将门之后,父亲吴襄做过辽东总兵。母亲更是辽西将门世家祖家人,舅父祖大寿是辽东前锋总兵,祖家将门世家,一门副将参将游击等一大把,在关外辽西,祖家和吴家在军中的地位无人可及。
何况吴三桂此时正年轻,可在辽西军中却已经打过好几仗了,都表现极好,军中皆赞其智勇双全。他出身如此之好。又还先后拜在蓟辽总督洪承畴、辽东巡抚方一藻为老师,还认了总监高起潜做义父。可以说,不管是出身还是名声。吴三桂都是年青一辈中的佼佼者。
倒是刘钧,突然间就这么窜起来,比吴三桂更加的传奇。现在,两个年青人同时加封为总兵官,因此,坊间便将两人并称军中双璧。这也是对刘钧的一种认可,一种承认。
不过刘钧对这种认可还真不怎么喜欢,吴三桂,如今大明抗清最前沿的年青英雄,谁能知道,将来却成为引清军入关的汉奸呢?也许现在的吴三桂确实还是忠心于大明的,可刘钧心里总是难以抛开那些。
“我入京的时候,听说建虏正在修筑通往锦州的道路,还有消息说,建虏已经准备在锦州北面的义州筑城屯田,哎。”杨廷麟叹气道,“建虏去岁入寇,抢掠了无数人口钱粮,实力更壮一步,看样子,他们是准备要反客为主,步步进逼,甚至有可能再围锦州。”
刘钧对于历史上这些年具体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并不太清楚,他只知道历史上明朝还有不到五年就要灭亡了,而且好像在此前,明清似乎确实在关外打了一次大决战,导致了精锐尽失,使得在关外形势再无法挽救,而中原的流匪也因此乘机坐大,内忧外患,大明终于一下子崩溃,李自成率先攻入北京,然后满清又杀进关内,击败了李自成,窃据了中原。
也许,建虏确实准备要围锦州了。
“但愿能早日平定中原流匪,那时某随将军提兵北上,驱除鞑虏!”
“为何不先灭鞑虏,再除流匪?”刘钧问。
杨廷麟毫不犹豫的道,“攘外必先安内。”
刘钧咂巴下嘴巴,什么话都不说了。似乎如今整个大明上下,对于外虏和内寇,都是一样的看法,那就是要攘外必先安内。上至皇帝首辅,下至平民百姓,一说起这事来,几乎就是上下同心。
刘钧也不好说这句话究竟是对是错,可对于大明朝来说,内忧外患,先对内还是对外却是关乎国家战略层次的大事,必须做决定的。历史上,朝廷虽说意识比较统一,都认为应当先安内。但事实上,朝廷却总是两面疲于奔命,甚至好几次,官军集中全力眼看着就要灭掉流匪时,可建虏就又入寇了,然后官军不得不抽调兵马北上入卫,而贼匪便又逃过一劫,得到休养的机会。
大明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一内一外两个大敌,可大明却一个都解决不了。
也许自己正在改变历史,张献忠已经被他擒拿了,罗汝才被他击败了,历史上这两支贼匪可是掀起了又一轮的反叛浪-潮的,李自成似乎也是在这个时候卷土重来,然后官军疲于奔命,却始终不能遏制,最终贼匪彻底坐大,官军再也无法打赢贼匪了。
或许,历史已经改变了!(未完待续。)
ps:感谢雨12344、老铁公鸡、mweb、快乐的在男、南营玉、书友1304171…、rqz296等诸位的支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