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天宋武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多谢商君问天、破晓之刃土豪们的打赏!!!)
—————————————————————
自从大宋建立之后,赵匡胤本欲对无庸子论功行赏,可是之后无庸子无欲无求,如今大宋已经建立,就不劳烦自己了,他打算游历天下,拯救天下百姓,所以对赵匡胤说道:“陛下不知道还记不记得当年的梦?”
赵匡胤回忆起那个梦,突然脱口道:“哦?原来那个梦中的少年郎是你!”
“陛下终于记起来了。不错,那少年郎正是我,我本是一介白丁,如今大宋初立,自然有我师兄辅佐,而我闲云野鹤惯了,平素最喜游历名山大川,陛下不如封赏我华山为名山,遣一些银子给我,我好去游历大山川。”无庸子直接出口道。
“这,道长为何不留下来辅佐我大宋?“
“陛下,贫道好游玩,还请陛下成全!”
“这……既然无庸子道长如此,我就下旨封赏华山为名山,道观为名观,从此香火不断,享人间。道长的请求我也答应了,若是日后有事情,可以上开封找我。”
“≈↖,多谢陛下厚爱,贫道谢陛下了。”
之后赵匡胤下诏封赏华山,遣无庸子万两银子,而无庸子自从离开开封之后,一路南下,遍访名山大川。
而无庸子趁着寻访名山大川之际,也在暗中帮忙寻找赵德昭所需的人才。
———————————
建隆元年,六月初,泽州城破,李筠举火自焚,宋帝赵匡胤免泽州当年田租,之后宋军遂又转攻潞州,李守节以城降。
接着宋帝赵匡胤下旨以李守节为单州团练,免潞州附近三十里内当年田租,记录阵亡将校子孙、丁夫给复三年。
六月十五日,开封城内,枢密院内。
王朴、范质、王溥、魏仁、苗训、赵普以及赵德昭几人收到前方平定李筠的战报,面色皆喜,如今皆松了一口气,不过南边的李重进始终是一个祸害,若是李重进反叛了,江南则要乱上一阵子,而如今大宋好不容易稳定下来,此刻最需要的则是稳定。
今日要商议之事,即是如何防止李重进叛乱,以及李重进叛乱之后,该如何在第一时间内调集大军南下平叛,对此几位大臣以及赵德昭皆有不同的观点。
王朴等人认为李重进现如今应该安抚,比如加官进爵,而且上次李重进的幕僚翟守珣已经将李重进的反叛之心告诉给了陛下,现如今陛下已经让翟守珣前去镇定李重进,只是李筠逆贼反叛已经被平定,若是李重进知道被蒙在鼓里,说不定立马扯起反叛的大旗。
只是如今朝廷大军皆在北方,南方兵力空虚,不知道现在该如何应对。
而赵德昭认为李重进迟早要反,不如将其调出淮南,激其反叛。况且要在他反叛前将李重进的军队握在朝廷手中,这样估计能够减轻叛乱的后果,而历史上李重进的反叛还要拜翟守珣的撺掇,若非翟守珣,则李重进估计一时半会儿没这么早反,而翟守珣乃是与父亲赵匡胤多年好友,然李重进不知,真是可笑,不过留着李重进迟早是个祸害,不如早点逼反。
对此,其他大臣则是评论不一,若是一个处理不好,则让李重进提前反叛,但是赵德昭认为李重进反叛不足为惧,只是要先将淮南地区的情况调查个一二,赵德昭忽然想起刘仁瞻此人,此人如今尚在淮南,昔年唐国第一将军非他莫属,如今已经六十多岁的刘仁瞻不知道现下如何?
而王朴等人对刘仁瞻的威名皆肃然起敬,当年的淮南一战,刘仁瞻凭借一己之力,顽强抵抗周国大军,让周军吃了不少苦头,而如今刘仁瞻已为宋臣,若非当年凭借自己长春堂的力量,恐怕刘仁瞻也如历史上一样的宿命。
不过是时候要发挥刘仁瞻的作用了,枢密院内,最后商议的结果认为,由朝廷暗中下旨给寿州城内天平军节度使、中书令刘仁瞻,严密监视扬州城的李重进,暗中调集忠正军三万兵马,允许招兵一万,开仓调粮,征民夫一万,自备粮草。
同时有遣宋史南下,前往寿州、滁州、扬州,起到监视并安稳局势的作用。
然后暗地里赵德昭也派了长春堂的密探以及武士密切注意扬州城的局势,如今扬州广味酒楼已经占据了大半个城市,而作为一家酒楼,暗地里也是收集情报之处,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就收集了许多李重进要谋反的证据,而且应赵德昭的旨意,同时还要保护翟守珣的安全,保证李重进不知道翟守珣已经投靠宋廷之事,暗中监视李重进,务必不让他知道泽州、潞州之事。
之后赵德昭以监国的名义,派人十万加急,送去前方赵匡胤那里,赵匡胤见此旨意之后,遂批准了,不久再往南方快马加鞭送往。
六月下旬,赵匡胤大军班师回京。
回京后,赵匡胤召集臣子商议国事。赵匡胤问诸位大臣:“为何唐末,天下大乱,数十年间帝王换了八姓十二君,争战无休无止?朕欲息灭天下之兵,建国家长久之计,诸位有甚么好的办法吗?”
此刻赵普出列,手执笏道:“陛下,武将乱政,自唐朝时期,就已经开始了,然藩镇节度使兵权太重,君弱臣强,欲治理没巧计可施,只要夺减地方兵马,削夺兵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了……”
而赵匡胤心中涌动,欲治理天下必温水煮青蛙,这跟赵德昭所说的一样。没等赵普说完,赵匡胤就打断了他,道:“朕全明白了,多谢则平提点!”
————————————————
而淮南寿州城内,朝廷加急的旨意已经送往寿州城府衙之内,刘仁瞻收到朝廷旨意之后,遂加紧秣马厉兵,训练士卒,征调粮草,征调民夫,建筑工事,开挖战壕。
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内,七月中旬,寿州城内已经训练了四万大军,整个寿州城开始进入防御阶段,若是李重进在淮南扬州叛乱,则寿州城的兵马可以随时东向,兵锋直指扬州。
而自从翟守珣回淮南扬州之后,假称自己已经完成李重进的使命,已经在潞州同李筠商议结盟一事,不过他之后则是说道:“李筠已经在泽州城吃了败仗,而李筠此人刚愎自用,不听谋臣的建议,抛弃好端端的潞州,反而将大营搬至泽州城,这是短视的目光,不久之后李筠即将败亡,主公怎么能同这样的人结盟呢,倒不如静观其变,看清形势再说。”
而李重进虽然手握重兵,但是在正月回京之后,大宋初立,赵匡胤不但不削弱他的兵力,反而还安抚自己,不知道赵匡胤打得甚么算盘,而自己虽然早就已经有了不臣的心思,但是自己还是怕朝廷或许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心思,故意为之,而且在开封的时候,赵匡胤还送了自己一块免死令牌,表示可以容下自己。
而自己第一时间向赵匡胤奉表称臣,为的是保全性命。李筠叛变后,自己疑神疑鬼,害怕赵匡胤暗中下手,不能容他,打算勾结李筠一同造反,如今兵马尚未调动,而自己的谋臣前往潞州之地,也认为李筠叛乱不能成功,劝自己要小心行事,所以李重进纠结了,他暂时放下了叛乱的念头。
如今已经七月下旬,天气燥热,一年中... -->>
(多谢商君问天、破晓之刃土豪们的打赏!!!)
—————————————————————
自从大宋建立之后,赵匡胤本欲对无庸子论功行赏,可是之后无庸子无欲无求,如今大宋已经建立,就不劳烦自己了,他打算游历天下,拯救天下百姓,所以对赵匡胤说道:“陛下不知道还记不记得当年的梦?”
赵匡胤回忆起那个梦,突然脱口道:“哦?原来那个梦中的少年郎是你!”
“陛下终于记起来了。不错,那少年郎正是我,我本是一介白丁,如今大宋初立,自然有我师兄辅佐,而我闲云野鹤惯了,平素最喜游历名山大川,陛下不如封赏我华山为名山,遣一些银子给我,我好去游历大山川。”无庸子直接出口道。
“这,道长为何不留下来辅佐我大宋?“
“陛下,贫道好游玩,还请陛下成全!”
“这……既然无庸子道长如此,我就下旨封赏华山为名山,道观为名观,从此香火不断,享人间。道长的请求我也答应了,若是日后有事情,可以上开封找我。”
“≈↖,多谢陛下厚爱,贫道谢陛下了。”
之后赵匡胤下诏封赏华山,遣无庸子万两银子,而无庸子自从离开开封之后,一路南下,遍访名山大川。
而无庸子趁着寻访名山大川之际,也在暗中帮忙寻找赵德昭所需的人才。
———————————
建隆元年,六月初,泽州城破,李筠举火自焚,宋帝赵匡胤免泽州当年田租,之后宋军遂又转攻潞州,李守节以城降。
接着宋帝赵匡胤下旨以李守节为单州团练,免潞州附近三十里内当年田租,记录阵亡将校子孙、丁夫给复三年。
六月十五日,开封城内,枢密院内。
王朴、范质、王溥、魏仁、苗训、赵普以及赵德昭几人收到前方平定李筠的战报,面色皆喜,如今皆松了一口气,不过南边的李重进始终是一个祸害,若是李重进反叛了,江南则要乱上一阵子,而如今大宋好不容易稳定下来,此刻最需要的则是稳定。
今日要商议之事,即是如何防止李重进叛乱,以及李重进叛乱之后,该如何在第一时间内调集大军南下平叛,对此几位大臣以及赵德昭皆有不同的观点。
王朴等人认为李重进现如今应该安抚,比如加官进爵,而且上次李重进的幕僚翟守珣已经将李重进的反叛之心告诉给了陛下,现如今陛下已经让翟守珣前去镇定李重进,只是李筠逆贼反叛已经被平定,若是李重进知道被蒙在鼓里,说不定立马扯起反叛的大旗。
只是如今朝廷大军皆在北方,南方兵力空虚,不知道现在该如何应对。
而赵德昭认为李重进迟早要反,不如将其调出淮南,激其反叛。况且要在他反叛前将李重进的军队握在朝廷手中,这样估计能够减轻叛乱的后果,而历史上李重进的反叛还要拜翟守珣的撺掇,若非翟守珣,则李重进估计一时半会儿没这么早反,而翟守珣乃是与父亲赵匡胤多年好友,然李重进不知,真是可笑,不过留着李重进迟早是个祸害,不如早点逼反。
对此,其他大臣则是评论不一,若是一个处理不好,则让李重进提前反叛,但是赵德昭认为李重进反叛不足为惧,只是要先将淮南地区的情况调查个一二,赵德昭忽然想起刘仁瞻此人,此人如今尚在淮南,昔年唐国第一将军非他莫属,如今已经六十多岁的刘仁瞻不知道现下如何?
而王朴等人对刘仁瞻的威名皆肃然起敬,当年的淮南一战,刘仁瞻凭借一己之力,顽强抵抗周国大军,让周军吃了不少苦头,而如今刘仁瞻已为宋臣,若非当年凭借自己长春堂的力量,恐怕刘仁瞻也如历史上一样的宿命。
不过是时候要发挥刘仁瞻的作用了,枢密院内,最后商议的结果认为,由朝廷暗中下旨给寿州城内天平军节度使、中书令刘仁瞻,严密监视扬州城的李重进,暗中调集忠正军三万兵马,允许招兵一万,开仓调粮,征民夫一万,自备粮草。
同时有遣宋史南下,前往寿州、滁州、扬州,起到监视并安稳局势的作用。
然后暗地里赵德昭也派了长春堂的密探以及武士密切注意扬州城的局势,如今扬州广味酒楼已经占据了大半个城市,而作为一家酒楼,暗地里也是收集情报之处,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就收集了许多李重进要谋反的证据,而且应赵德昭的旨意,同时还要保护翟守珣的安全,保证李重进不知道翟守珣已经投靠宋廷之事,暗中监视李重进,务必不让他知道泽州、潞州之事。
之后赵德昭以监国的名义,派人十万加急,送去前方赵匡胤那里,赵匡胤见此旨意之后,遂批准了,不久再往南方快马加鞭送往。
六月下旬,赵匡胤大军班师回京。
回京后,赵匡胤召集臣子商议国事。赵匡胤问诸位大臣:“为何唐末,天下大乱,数十年间帝王换了八姓十二君,争战无休无止?朕欲息灭天下之兵,建国家长久之计,诸位有甚么好的办法吗?”
此刻赵普出列,手执笏道:“陛下,武将乱政,自唐朝时期,就已经开始了,然藩镇节度使兵权太重,君弱臣强,欲治理没巧计可施,只要夺减地方兵马,削夺兵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了……”
而赵匡胤心中涌动,欲治理天下必温水煮青蛙,这跟赵德昭所说的一样。没等赵普说完,赵匡胤就打断了他,道:“朕全明白了,多谢则平提点!”
————————————————
而淮南寿州城内,朝廷加急的旨意已经送往寿州城府衙之内,刘仁瞻收到朝廷旨意之后,遂加紧秣马厉兵,训练士卒,征调粮草,征调民夫,建筑工事,开挖战壕。
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内,七月中旬,寿州城内已经训练了四万大军,整个寿州城开始进入防御阶段,若是李重进在淮南扬州叛乱,则寿州城的兵马可以随时东向,兵锋直指扬州。
而自从翟守珣回淮南扬州之后,假称自己已经完成李重进的使命,已经在潞州同李筠商议结盟一事,不过他之后则是说道:“李筠已经在泽州城吃了败仗,而李筠此人刚愎自用,不听谋臣的建议,抛弃好端端的潞州,反而将大营搬至泽州城,这是短视的目光,不久之后李筠即将败亡,主公怎么能同这样的人结盟呢,倒不如静观其变,看清形势再说。”
而李重进虽然手握重兵,但是在正月回京之后,大宋初立,赵匡胤不但不削弱他的兵力,反而还安抚自己,不知道赵匡胤打得甚么算盘,而自己虽然早就已经有了不臣的心思,但是自己还是怕朝廷或许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心思,故意为之,而且在开封的时候,赵匡胤还送了自己一块免死令牌,表示可以容下自己。
而自己第一时间向赵匡胤奉表称臣,为的是保全性命。李筠叛变后,自己疑神疑鬼,害怕赵匡胤暗中下手,不能容他,打算勾结李筠一同造反,如今兵马尚未调动,而自己的谋臣前往潞州之地,也认为李筠叛乱不能成功,劝自己要小心行事,所以李重进纠结了,他暂时放下了叛乱的念头。
如今已经七月下旬,天气燥热,一年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