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红楼之天下为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说,史湘云不喜欢白米饭。在荣国侯府里,用来熬粥的米是碧粳米,当然,这也是用来熬粥的二十多中米中。史湘云比较喜欢的一种;而荣国侯府里用来煮饭的,则是胭脂米。
胡三郎知道碧粳米和胭脂米,碧粳米且不用说,这天底下吃得起胭脂米的人家屈指可数。因为到目前为止,整个大齐。也只有少数几个皇庄上种了胭脂米。可翠缕就告诉他,贾家的老太太多年来,每天都吃胭脂米,而一直跟着老太太住的史湘云在荣国侯府里的时候,吃的也是胭脂米。
胡三郎根本就不敢想象,妻子未出嫁前,过得是何种金尊玉贵的日子,又如何会要嫁给他。
胡三郎认为,自己从来没有跟史湘云见过,自己也没有这个魅力。能够让公侯小姐折腰。甚至在听家人说,史湘云是因为贾宝玉另娶才嫁给他的时候,心里甚至还有几分窃喜的。
直到他听说翠缕翻墙去找贾宝玉的事儿。
胡三郎这才想起来,贾宝玉的庄子距离这个村子并不是很远,也就十二里的样子。
胡三郎不敢问妻子,他的心中是不是还念着贾宝玉,也不敢责罚妻子,那会让自己的家人跟自己一起背负上忘恩负义的罪名。
胡三郎受了家里的大恩,是祖父将自己的棺材本拿出来,是父亲和兄弟们没日没夜地种地、打零工。是嫂子和妹妹们没日没夜地做活才供得起自己读书,才让自己考中了秀才之后,还能去书院读书。
胡三郎不能看着这样的家人因为自己而背负上忘恩负义的名声。
胡三郎忽然站了起来,道:“我会从书院退学。然后在村子里教小孩子读书识字。你,……”
胡三郎最后到底要说什么,史湘云已经不想听了,他一下子跳了起来,抓着丈夫的衣领尖叫道:“你说什么?!”
胡三郎不得不弯下腰,深深地看着史湘云的双眼道:“我会一边教书一边攻读。”
史湘云高声道:“可是。可是你读书的天分很好,你在书院里的功课也很好。来年,来年你说不得就是举人了。”
胡三郎道:“我是你的丈夫,本来就应该养你。可是,我不但不能养活自己的妻子,连自己也需要父母家人辛苦劳作才得以进书院读书。如今,又因为我的婚事,闹得阖家不宁,我又有什么脸面拿着家人用血汗换来的银钱去书院?”
史湘云又是心慌又是害怕,居然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丈夫。
果然,过了不久,胡三郎就从书院退了学,因为胡家村已经有了蒙学堂,胡三郎还是在这个蒙学堂里面的启蒙的,当然不可能跟自己的蒙师抢饭碗。所以,胡三郎去了二十里地外的隔壁村子教书,一个月只回家一回。
胡家没有分家,胡三郎的收入自然是交给父母的,一年二十两银子的束脩,史湘云一点儿都摸不到,心里难免有些不平衡,脸上自然也带了些出来。
胡三郎在蒙学堂里教书,除了束脩之外,村子里的人还经常送些鸡蛋、腌肉、米面之类的东西给他,胡三郎知道妻子吃不惯家里的伙食,这些好东西,他都一样不落地送了回来,一半交给家里,一半给妻子改善伙食,自己又接了抄书的活计,得了银钱,交给史湘云,让史湘云买花儿戴。
乡下的孩子都知道读书不易,家里能供得起自己读书,都是花了大代价的。因此胡三郎在教书上并不需要十分费心。可是他把好东西给了家里,自己吃到嘴里的自然就少了,加上他又接了抄书的活计,未免经常熬夜,虽然年轻看不出来,可这底子却是一点一点地上来了。
史湘云嫁过去的第三年的农忙时节,胡三郎回家帮忙,不想晚上吹了风,当晚就发起烧来。
那年翠缕本来是要被卖掉的,最后还是应史湘云的恳求,送回了史家,为此,史湘云跟婆家人彻底离了心,可是在史湘云的心中,丈夫还是好的。可是史湘云到底不会照顾人,最后还是只能把婆婆请过来。
经过大夫的诊断,胡三郎是气血两亏,日后竟然是受不得劳累,需要仔细调养,甚至连子孙都会有碍。
这下子,史湘云可真是懵了。
史湘云的婆婆何氏更是对史湘云厌恶到了骨子里,认为这个儿媳妇好吃懒做,平日里一点活计都不干也就算了,连丈夫都照顾不好。
因为胡三郎这个病,受不了劳累,自然不能继续坐馆,自然也不可能继续教授学童,这一年二十两银子的进项自然是没了,还要家里花费大量的钱财给他调养身子。史湘云的公公婆婆是心疼儿子的,可他们又不是只有胡三郎一个儿子,他们还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待嫁的女儿呢。更何况,这两年史湘云不会做人,跟两个嫂子素有嫌隙,跟小姑子也不和,这可是村子里众所周知的事儿。
因此,胡老爹请了中人来,分了家。房子、地等家业一共分成五分,他们两个老人一人一份,三个儿子也是一人一份,至于银钱什么的,等两个老人百年之后再分。
胡家二嫂虽然对此颇有异议,可是一想到胡三郎以后就是痨病鬼、药罐子了,也乐意不用背这个负担。
史湘云这才知道他坚决不认错是多么要命的事儿。可是到了这个时候,后悔也是迟了。
史湘云到底是正经的古代闺秀,不可能抛下自己的丈夫一走了之。他盘算了两天,又跟丈夫商量之后,用自己陪嫁的银子另外起了大屋,买了四个十岁左右的女孩子在家里做活,又将自己的陪嫁清理了一回,那些压箱底的银钱,他直接换成了田地,然后租给村子里的人。
因为村子里有两家人租赁了史湘云的地,在人前倒是不说史湘云的坏话,也不许别人说史湘云的坏话,史湘云的丈夫在史湘云的照顾下,气色也一点一点地好起来,直到史湘云二十五岁的时候给丈夫生了儿子,史湘云才得到婆母的原谅。
只是这都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未完待续。)
说,史湘云不喜欢白米饭。在荣国侯府里,用来熬粥的米是碧粳米,当然,这也是用来熬粥的二十多中米中。史湘云比较喜欢的一种;而荣国侯府里用来煮饭的,则是胭脂米。
胡三郎知道碧粳米和胭脂米,碧粳米且不用说,这天底下吃得起胭脂米的人家屈指可数。因为到目前为止,整个大齐。也只有少数几个皇庄上种了胭脂米。可翠缕就告诉他,贾家的老太太多年来,每天都吃胭脂米,而一直跟着老太太住的史湘云在荣国侯府里的时候,吃的也是胭脂米。
胡三郎根本就不敢想象,妻子未出嫁前,过得是何种金尊玉贵的日子,又如何会要嫁给他。
胡三郎认为,自己从来没有跟史湘云见过,自己也没有这个魅力。能够让公侯小姐折腰。甚至在听家人说,史湘云是因为贾宝玉另娶才嫁给他的时候,心里甚至还有几分窃喜的。
直到他听说翠缕翻墙去找贾宝玉的事儿。
胡三郎这才想起来,贾宝玉的庄子距离这个村子并不是很远,也就十二里的样子。
胡三郎不敢问妻子,他的心中是不是还念着贾宝玉,也不敢责罚妻子,那会让自己的家人跟自己一起背负上忘恩负义的罪名。
胡三郎受了家里的大恩,是祖父将自己的棺材本拿出来,是父亲和兄弟们没日没夜地种地、打零工。是嫂子和妹妹们没日没夜地做活才供得起自己读书,才让自己考中了秀才之后,还能去书院读书。
胡三郎不能看着这样的家人因为自己而背负上忘恩负义的名声。
胡三郎忽然站了起来,道:“我会从书院退学。然后在村子里教小孩子读书识字。你,……”
胡三郎最后到底要说什么,史湘云已经不想听了,他一下子跳了起来,抓着丈夫的衣领尖叫道:“你说什么?!”
胡三郎不得不弯下腰,深深地看着史湘云的双眼道:“我会一边教书一边攻读。”
史湘云高声道:“可是。可是你读书的天分很好,你在书院里的功课也很好。来年,来年你说不得就是举人了。”
胡三郎道:“我是你的丈夫,本来就应该养你。可是,我不但不能养活自己的妻子,连自己也需要父母家人辛苦劳作才得以进书院读书。如今,又因为我的婚事,闹得阖家不宁,我又有什么脸面拿着家人用血汗换来的银钱去书院?”
史湘云又是心慌又是害怕,居然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丈夫。
果然,过了不久,胡三郎就从书院退了学,因为胡家村已经有了蒙学堂,胡三郎还是在这个蒙学堂里面的启蒙的,当然不可能跟自己的蒙师抢饭碗。所以,胡三郎去了二十里地外的隔壁村子教书,一个月只回家一回。
胡家没有分家,胡三郎的收入自然是交给父母的,一年二十两银子的束脩,史湘云一点儿都摸不到,心里难免有些不平衡,脸上自然也带了些出来。
胡三郎在蒙学堂里教书,除了束脩之外,村子里的人还经常送些鸡蛋、腌肉、米面之类的东西给他,胡三郎知道妻子吃不惯家里的伙食,这些好东西,他都一样不落地送了回来,一半交给家里,一半给妻子改善伙食,自己又接了抄书的活计,得了银钱,交给史湘云,让史湘云买花儿戴。
乡下的孩子都知道读书不易,家里能供得起自己读书,都是花了大代价的。因此胡三郎在教书上并不需要十分费心。可是他把好东西给了家里,自己吃到嘴里的自然就少了,加上他又接了抄书的活计,未免经常熬夜,虽然年轻看不出来,可这底子却是一点一点地上来了。
史湘云嫁过去的第三年的农忙时节,胡三郎回家帮忙,不想晚上吹了风,当晚就发起烧来。
那年翠缕本来是要被卖掉的,最后还是应史湘云的恳求,送回了史家,为此,史湘云跟婆家人彻底离了心,可是在史湘云的心中,丈夫还是好的。可是史湘云到底不会照顾人,最后还是只能把婆婆请过来。
经过大夫的诊断,胡三郎是气血两亏,日后竟然是受不得劳累,需要仔细调养,甚至连子孙都会有碍。
这下子,史湘云可真是懵了。
史湘云的婆婆何氏更是对史湘云厌恶到了骨子里,认为这个儿媳妇好吃懒做,平日里一点活计都不干也就算了,连丈夫都照顾不好。
因为胡三郎这个病,受不了劳累,自然不能继续坐馆,自然也不可能继续教授学童,这一年二十两银子的进项自然是没了,还要家里花费大量的钱财给他调养身子。史湘云的公公婆婆是心疼儿子的,可他们又不是只有胡三郎一个儿子,他们还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待嫁的女儿呢。更何况,这两年史湘云不会做人,跟两个嫂子素有嫌隙,跟小姑子也不和,这可是村子里众所周知的事儿。
因此,胡老爹请了中人来,分了家。房子、地等家业一共分成五分,他们两个老人一人一份,三个儿子也是一人一份,至于银钱什么的,等两个老人百年之后再分。
胡家二嫂虽然对此颇有异议,可是一想到胡三郎以后就是痨病鬼、药罐子了,也乐意不用背这个负担。
史湘云这才知道他坚决不认错是多么要命的事儿。可是到了这个时候,后悔也是迟了。
史湘云到底是正经的古代闺秀,不可能抛下自己的丈夫一走了之。他盘算了两天,又跟丈夫商量之后,用自己陪嫁的银子另外起了大屋,买了四个十岁左右的女孩子在家里做活,又将自己的陪嫁清理了一回,那些压箱底的银钱,他直接换成了田地,然后租给村子里的人。
因为村子里有两家人租赁了史湘云的地,在人前倒是不说史湘云的坏话,也不许别人说史湘云的坏话,史湘云的丈夫在史湘云的照顾下,气色也一点一点地好起来,直到史湘云二十五岁的时候给丈夫生了儿子,史湘云才得到婆母的原谅。
只是这都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