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行者玄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初春的一个凌晨,寺院的晨钟尚未敲响,忙了一天的人们也都还沉浸在浓浓的睡梦之中……
空慧寺,一间寂静的禅房内,玄奘将一封书信轻轻折好,放在长捷兄长的床边。
随后,他背起简单的行囊,悄然离开空慧寺,朝远处的锦江走去。
当他在老胡僧伊伐罗留下的那片贝叶经上读到那四句神秘的佛谒时,就已经在计划这一天了——
伊伐罗显然是一位来自遥远国度的人,是什么原因让他背井离乡,险些客死在这天府之国的异地他乡?他后来又去了哪里?为什么要写下那四句谒语,让他这个后辈能够“广利无边众”?
所有这一切玄奘都不知道,他唯一知道的是,这位菩萨既然可以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中原传播佛法,自己难道连一个蜀地都走不出去吗?那么,菩萨又为什么要将这“般若之舟”付于自己呢?
江边的码头上,几位荆州客商正焦急地等待着他。这几日,玄奘已经将自己想要浮江而下,游历荆楚,北上赵州的打算向他们说了,对此,客商们热烈响应,甚至当他们得知玄奘没有得到官府审批的过所和公验时也毫不在乎。
他们告诉玄奘,大唐关禁,在边境或各割据势力接壤之处,执行得确实严格,至于国内各地区间的行止,其实颇为宽松。
“法师根本不用担心!”一个年轻客商大声说道,“依《唐律疏议》,私度关者,最重不过‘徒一年’,如果有人具保,还可减刑或者改收罚金。像法师这样的,给予豁免也说不定呢!本来嘛,一个和尚,只要有庙愿意收留,想到哪儿去就到哪儿去,又碍不着谁的事儿!”
另一名年纪大些的商人则要稳重得多:“要我看,法师无过所和公验,想要出川确实不易。不过若有人愿意结伴,倒是可以一试的。”
“我愿意!”那个年轻商人立即说道,“过几天,我们正要再往荆州去运一批货,法师就与我们搭伴同舟好了。嘿,你们说呢?”
他把脸转向另外几个商人,商人们都在旁边点头表示同意。
玄奘大喜,当即与众人约定时间在锦江码头见面。
这是玄奘生命中第一次不辞而别。
商船在锦江之上缓缓航行,河面的流光在阳光的照射下优雅地晃动着,如同一匹碧绿色的绸缎。一群织锦女工正在江边濯锦,那刚刚织好的蜀锦经过江水的濯洗,色泽更加鲜亮,就像一片灿烂的朝霞映在江中。
玄奘站在船舷边,默默地望着这快速后退的一切。
如蜀锦一般美丽富饶的成都平原,再见了!
船行到了岷江,十日后又进入波涛滚滚的长江。
同行的客商们告诉玄奘,顺着长江向东航行,途经横切巫山的壮丽险峻的三峡,很快便可到达三楚大地。
“从益州到荆州,行船差不多要半个月,”那名鼓动玄奘私度关的年轻客商眉飞色舞地说道,“最难行的就是前面的峡谷了,山高峡长,水流湍急,特别是经过瞿塘峡时,必须紧贴峡谷航行百里,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撞上礁石!”
“法师别听他瞎掰扯,”那位年纪大些的商人轻捋胡须,慢悠悠地说道,“年轻人就喜欢夸大其词。我们往返长江水路已有多次,三峡虽险,却也没他说得那么邪乎,只要行船小心一些就不会有事,法师不用担心。”
玄奘微笑点头,他此刻心情极佳,看着两岸连绵不绝的不老青山,望着满眼令人心情舒畅的碧绿,只觉得天地之间无一处不是佛国,又有什么好害怕的呢?
夜里,一轮弯月倒映江中,给万里长江更增添了一分静美。玄奘靠着船舷,目不转睛地看着它们。
这弯弯的月亮,就是蜀地的化身吧?抑或是长捷兄长和众位法师的化身?
想到长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便在他心头激荡。
出家前,玄奘一直将这位佛门兄长看成是自己的榜样和引路人;出家后,兄长也一直像父亲一样照顾着他。
长捷始终认为,四弟的人生之路会同自己一样——从行者到沙弥,再受戒成为比丘,继而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法师,日后若有机缘,或可住持一座寺院。兄弟相伴,学佛修行,共同进益,确是一件乐事。
事实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玄奘自己也这么认为。
然而现在他明白了,世上没有相同的两条河流。
“法师这么晚了还不歇息,在看月亮吗?”那位老商人不知何时站到了他的身后,问道。
“是啊,”玄奘感叹道,“这月儿也有灵气,它像是知道玄奘从此便要远去,不知何日方能再回蜀地,因此一路之上都来伴随,为玄奘送行……”
老商人哈哈大笑起来:“法师到底是个读书人,虽然出家,却还带着几分书生气,看到月儿也能生出这许多感伤!其实这天地之间,哪里没有月亮呢?”
不错!天下处处有江水,时时有明月,我又何必感怀?
玄奘回转身,朝这位颇具佛性的老商人深施一礼。
又行了数日,眼前开阔的水路突然变得狭窄起来,滔滔江水被两岸的群山挤压得暴烈异常,江水轰鸣如鼓,掀起层层白浪奔腾东去,气势磅礴!
不用说,这便是那惊心动魄的七百里三峡了。
玄奘站在船头上,迎风而立,任三峡的风吹入他的广袖,鼓荡起身上的僧袍,情不自禁地诵起郦道元的《水经注》中记载的诗句: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
中国文化是山水文化,古来圣贤都十分重视山水游历,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并为一个个自然景观赋予了文化的特殊美感。
人,飘逸于丛林原野,漫游于名山大川,逍遥于天地怀抱,心灵便很容易进入到物我两忘的空明境界,从而使性情得到升华。
玄奘此时便沉浸在这种情感之中,商船正在浪涛急流之中上下颠簸,不仅未让他觉得惊险,反倒有一种要长出翅膀,凌云飞渡的感觉。
出了三峡,便是荆门,荆门山和虎牙山南北对峙,长江从两山之间流过,天地忽然间就开阔了许多,崇山峻岭似乎一夜之间都消失不见了。
玄奘回过头,朝来路上望了又望,却再也望不见连绵的巴山,只有那变化多姿的楚云,在烟水苍茫的江面上飘荡。
碧绿透明的江水,依然是锦江的颜色。翘首东望,江水遥接天边,那天水相接处便是大海吧?那海云升起的地方,会出现传说中的海市蜃楼吗?
此时的玄奘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与长捷兄长这一别,从此便是天各一方,再也没有机会见面……
荆州便是当年陈慧曾担任过县令的江陵。
时隔多年,重新看到那熟悉又陌生的古城墙,玄奘的心头顿时升起一股悲怆之感,幼时往事历历在目……
古城犹在,亲人却早已化做尘土,一念及此,心中便不禁隐隐作痛。
“阿弥陀佛……”他轻诵佛号,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
荆州名刹天皇寺内,一场法会正在进行。
突然,一小僧来报:“成都空慧寺玄奘法师请求挂单,知客师父要我来禀报住持。”
住持大喜过望,立即站了起来:“这是佛光降临荆州啊,快快有请!”
原来,荆州自晋代以来,重佛的风气就极为浓厚,无论道俗均虔信佛法,只要是僧人设坛讲经,百姓们便会前去倾听供养。
天皇寺更是当地第一大寺,东晋法显、觉贤诸大德均曾在此驻锡译经,之后南齐的刘虬又在此著《善不受报顿悟成佛义》;
此外,这里又是三论学派僧侣荟萃之地,天台宗圆熟教义之所在。
然而近些年来由于战乱,高僧流离,加之梁帝萧铣盘踞江陵之时,长江水运被阻多年,致使佛法鼎盛不再。
而蜀中高僧玄奘之名早已远播至长江中下游一带,荆州僧俗更是闻名已久,深盼能够亲闻经筵。却不曾想他能够出蜀入荆,到天皇寺挂单,难怪住持喜出望外,立即宣布暂停法会,带领阖寺僧众出门迎接。
玄奘到天皇寺的目的是为了度夏,顺便与荆州众法师共同参详、讨论各种佛学问题。他学问广博,为人又极谦逊,因而深受荆州僧俗的钦敬,纷纷邀请他开席讲解经论。
于是,玄奘便在天皇寺设坛开讲《摄大乘论》和《杂阿毗昙心论》,这两部经论均是玄奘极为熟悉的,讲起来便如水银泻地,滔滔不绝,具有非凡的感染力,令听者如痴如迷。一时间,荆楚名僧闻风会聚。
此时的荆州由汉阳王李瓖都督暂管,他是唐朝宗室,又笃信佛法,听说玄奘法师在天皇寺讲经,便亲率群僚及僧俗有德之士,前来听讲。而这些人中,颇有一些佛学底蕴强的,每当玄奘讲完一段,便会立即提出问题,质疑问难。
玄奘一一作答,他神态幽邃,辞气清雅,风采洒落,四方道俗无不为之倾倒赞叹,每天前来请益问法的人络绎不绝。
对于前来问法的人,玄奘都很认真地做了解答,他善于从浅显处入手,故事和譬喻时常出现在口中,因而显得应对自如,又能令人听得清楚明白,一时间誉腾荆州。
这位青年法师非凡的气质和才华让李瓖敬慕不已,当即皈依到他的门下,并一再恳求玄奘留在荆州弘法。
然而玄奘内心仍惦记着漫漫求法之路,他在荆州已经住了半年,《摄论》、《毗昙》均已连讲三遍,如今严冬将至,他不想再停留了。
一日讲经完毕,汉阳王李瓖又到禅房内请教经义,玄奘趁机将自己想要游历四方,向各地名宿请益的心愿跟他说了,李瓖心中顿生敬意,当即为玄奘签发了过所和公验,这使得玄奘终于可以自由地在国境内游学四方,寻师访道了。
临行前,李瓖又向玄奘施舍巨财,以做盘缠。加上来自各界的布施,各种供养一时堆积如山,而玄奘却一无所取,依然只身云游,沿江东下……
在苏州,玄奘拜访了当地名僧智琰法师。
智琰法师,字明璨,是隋代佛教“成实派”的代表人物。玄奘在四川就听说过他,知道他是苏州东寺的住持,不仅精通成实学派,而且对《涅槃》、《法华》、《维摩》等经典的研究也都极为深厚,名噪一时。听说他每个月都要在寺中集会一日,建斋讲经,听讲的信徒有五百多人。
玄奘对这位老法师仰慕已久,因此一直想着,有机会一定要同他结个法缘。
现在这个机会终于来了,沿长江一路参学的玄奘一到苏州,立即就去智琰法师所在的东寺挂单。
智琰本性谦逊随和,与玄奘一见如故。本来他也只是把玄奘当成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小沙弥,可是没过几天,这位“小沙弥”的学问就让智琰法师感到了惊讶,他决定召集一批江汉名僧来与玄奘讨论佛学,实际上也是想试试这位少年才俊到底有多大本事。
说到辩经,玄奘自然是毫无异议,更不惧怕。他本来就是个参学僧,辩经既是他的强项,也是学习的方式。他愿意通过激烈的辩难窥见法理。
古代的学术辩论不仅讲口才,还讲修辞与气度。这方面魏晋时期的风范堪称是千古楷模。
《高僧传》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沙门道恒颇有才力,常执心无义,大行荆土。竺法汰曰:此是邪说,应须破之。乃大集名僧,令弟子昙壹难之。据经引理,折驳纷纭。恒仗其口辩,不肯受屈。日色既暮,明旦更集。慧远就席攻难数番,问责锋起,恒自觉义途差异,神色渐动,尘尾扣案,未即有答。远曰:不疾而速,抒柚何为?坐者皆笑。心无之义于是而息。
汉传佛教的辩经都是对坐论道,讲话要不疾不徐,神色要不慌不忙。道恒只是“神色渐动,尘尾扣案”就输了,惹得“坐者皆笑”,若是有人急赤白脸,肯定就更招人笑话了。
在这场由智琰法师组织的法会上,众僧执经辩难,玄奘从容应对,不时妙语连珠,引得众人啧啧称赞。
听着玄奘与众人辩经,智琰法师初时还很镇定,但很快便汗不能禁,未等众人辩完,他便独自一人回到禅房,闷坐不语。
弟子们关切地前来询问,老法师竟悲叹一声道:“岂知桑榆之末光,而得见太阳初运晖!”
言毕潸然泪下,一种老之将至,有心无力的感慨油然而生。
自此以后,智琰法师就对玄奘执礼甚恭,而玄奘对智琰法师也极为尊敬,两人遂成忘年之交。
公元625年秋,玄奘离开苏州,转而向北,边走边学。
在相州,他师从慈润寺慧休法师学习《杂阿毗昙心论》,用了八个月时间,研究小乘毗昙学。
慧休法师常对人称赞道:“玄奘法师的才学当真少见得很,他的领悟力恐怕没有人能比得上。”
公元626年春天,玄奘告别了慧休法师,北上赵州,挂单在观音院,终于见到了大名鼎鼎的道深法师,并拜道深法师为师,研习《成实论》。
这部论著是印度小乘佛教最后的经典之一,也是由小乘过渡到大乘空宗的一部重要著作。此论大约二世纪中叶写成,经鸠摩罗什译成中文后,影响甚广,在南朝齐、梁、陈间,逐渐形成成实学派。
隋朝时期,随着天台宗的兴起,成实学派渐渐衰落,而道深法师却是此学派的大师。
在赵州观音院,玄奘整整十个月足不出寺,白天向道深法师讨教疑难问题,晚上挑灯夜读,很快便理解了《成实论》的要义和精髓。
道深法师也非常喜欢玄奘,对他深厚的佛理和出众的悟性赞不绝口。
一日早课完毕,法师将玄奘请到自己的禅房,两人面对面坐下,许多没有说话。
还是玄奘先开了口:“师父有什么训示,请尽管道来。”
道深叹道:“玄奘法师,你千万不要这样讲,你虽年幼,学识却不在我之下。老衲今日确有一事,万望法师勿要推辞。”
玄奘合掌道:“师父请讲,弟子自当尽力而为。”
道深叹道:“法师来我寺中,已近一载,这里的情形想必你已知晓。老衲徒儿不少,可如奘师这般精进者,未见一人。如今我已年迈力弱,无常随时便至。而这寺中僧众,竟无一人可承我衣钵。老衲担心,这诺大一座观音院,于我寂灭之后香火渐歇。所以,我意欲求法师屈尊住持本寺,万望不要推辞。”
玄奘呆了一呆,这是一个令他既感动又为难的提议,道深法师的一片真情和爱才之心难以推托,但他只想学通诸法,又怎么会将脚步停留在这里呢?
思量片刻,玄奘恳切地说道:“师父一片见爱之情,弟子感激不尽。只是弟子生性愚鲁,多年来行脚参学,备餐众师之说,不仅未能统摄佛法要旨,反而从中产生了疑情,常常莫知适从。如若留在这里住持寺院,只怕是以盲引盲,断人慧命。所以,弟子只想再行游学,询答问疑,以便将佛法发扬光大。”
道深听后,叹了口气道:“我早知你意,只是不甘心而已。”
此时玄奘离开成都已有两年,从荆襄到吴扬,从江南到河北,四处参学、求证,足迹遍及河南、陕西、四川、湖南、湖北、江苏、江西、河北等省,可以说已踏遍大半个中原。
这段游学的经历,无论是对玄奘还是对当时的中国佛教界都非常重要。
对玄奘而言,在这种近似流浪的生活中,他既从各地名师那里汲取了知识,又积累了丰富的旅行经验,同时也锻炼了他的体能,为他日后的西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对于当时的中原佛教界而言,年轻的玄奘就像一阵龙卷风扫过,佛家各个派别的经论,各大法师的心得,无不被他深究参透,了然于胸,直至最后辩难,在当地佛界引发一场“地震”,然后任由他怀着疑惑离去……
茫茫大雪中,长安城终于出现在眼前。
这座古老的帝都南负秦岭,北临渭水,西濒沣、皂二水,东靠产、灞两河,河上有灞桥可过。
这是长安最有名的桥,桥上有驿站,且种有万株杨柳,据说到了春天,柳絮漫天飞扬,成为长安灞桥的一大景致。凡送别亲人与好友东去,多在这里分手,有的还折柳相送,因而灞桥又被时人称为“销魂桥”,流传着“年年伤别,灞桥风雪”的诗句。“灞桥风雪”从此成为长安胜景之一,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曾在这里洒下离别的泪水。
玄奘现在就站在灞桥上,头顶上是真正的风雪,而非那充满诗意和淡淡离愁的“柳絮雪”。
此时正是深夜,借着白雪反射的光,仍然可以看到远处在冰雪覆盖下安静的长安城,虽经多年战乱,长安城依然壮观,那份骨子里的大气是别的城市比不了的。
时间过得可真快,距上次来长安已经七年了吧?玄奘感慨地想着。
七年的时间可以改变许多,犹记得上次和兄长一起逃难到长安的时候,他还只是个十六岁的少年。当时,全国正处于各种势力割据的局面,天下沸腾,战火连绵,两千多万百姓死于非命!
在两京之间,灞河桥上,年少的他曾目睹尸横遍野,路陈饿殍,田地荒芜。那惨烈景象至今思之不寒而栗……
如今的他又回来了,驻足远望,这座大唐的国都在深夜里看上去是如此的安宁,垂直落下的大块雪花将它牢牢覆盖住,同南部的秦岭、北方的渭水连成一个整体,活像一个躺在棉被里的婴儿……
不知不觉,东方渐渐发白,随着城内钟鼓报晓的声音,一座雄伟壮阔的长安城显现在关中平原的大地上。
估计着城门已经打开,他把冻僵的手放在嘴边哈着,又用力搓了搓,便牵着小白龙的缰绳,举步朝着长安的方向走去。
大片大片的雪花飘落下来,把他身后的脚印覆盖……
踩着脚下咯吱咯吱的积雪,玄奘走进了通化门,这是长安三个东城门中最靠北的一个。
同七年前比起来,今日的长安要恢弘壮阔得多,整座城市规划严谨,百坊千里,犹如棋局一般整齐。
城中道路笔直宽阔,尤其是那条宽五百余尺,可容四十七辆马车并行的朱雀大街,当玄奘置身其上时,心中着实发出一阵惊叹!
新生的大唐帝国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之后,呈现出一片海晏河清的太平景象。而国都长安,正是这太平景象的集中体现。
不过,对于玄奘来说,这座城市只是他修学的一站,来此的目的是聆听各位高僧的讲座,解决心中的疑难。此刻的他绝没有想到,从此以后,自己便同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
虽然长安城变化极大,但玄奘多年游历,有着极强的方向感,根本不用担心会迷路。事实上,自从离开蜀地后,两年来,他独自一人南北参学,广谒高僧大德,芒鞋踏遍大半个中国,既使是那些初次涉足之地,都鲜有迷路之时,更何况长安已经是第二次来了。
此时的他凭着记忆一直往西,很快便找到了西市东南方向的崇贤坊,大觉寺就座落在这里。
寺院客堂之中,稍稍有些发福的知客僧正用挑剔的目光打量着坐在自己对面的年轻僧人。
多年的风吹日晒,使他原本白晰的皮肤呈现出健康的小麦色。一身粗麻布做的短褐,由于浆洗得太多,看上去单薄而又破旧,肩头等处甚至磨得只剩几根丝线,堆积着尚未融化的雪花;背上背着一只斗笠,脚上的僧鞋沾满雪泥,一副风尘仆仆的托钵僧模样。
知客僧不觉皱起了眉头:“你是哪里来的和尚?到大觉寺来做什么?”
“弟子玄奘,乃是参学僧,慕名至此,欲随道岳法师学习《阿毗达磨俱舍论》。”玄奘一面回答,一面双手呈上戒牒。
《阿毗达磨俱舍论》,是一部总结小乘各种学说向大乘有宗过渡的重要论著,论中详尽地描述了佛家的时空观念等重要思想。真谛论师曾将它译成中文二十二卷,而这里的住持道岳法师又著有《俱舍论疏》二十二卷,成为中原研究俱舍论的大家,远近闻名。是以玄奘一到长安,便直奔大觉寺而来。
知客和尚显然没听过玄奘的名字,那戒牒也只是随便瞄了一眼便被他随手扔在案上,冷笑道:“道岳法师乃京城十大德之一,岂是你这无名小僧说见就见的?”
玄奘略略一怔,随即问道:“既然如此,可否容小僧在此挂单?”
知客僧有些不耐烦:“你要留在大觉寺,可有银米攒单吗?”
“攒单?”听到这个词,玄奘惊讶极了,他从蜀地游学至长安,从来都是走到哪里就在哪里挂单,这一路不知住过多少寺院,从未吃过闭门羹,更未听说过“攒单”二字。
“京城米贵,不攒单,随便哪里来的野和尚都跑来这里骗吃骗喝,大觉寺如何供养得起?”知客僧的声音冰冷如刀。
“师兄此言差矣,”玄奘正色肃然道,“不管哪座寺院的银米,都是檀越们供养四方僧宝的。岂可因僧人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寺院而起分别之念?”
知客僧没有想到这个前来挂单的小和尚居然敢跟他顶嘴,顿时勃然大怒:“哪里来的野和尚?不好好呆在自己庙里念经,跑到这里来说嘴!大觉寺总共就这么大点地方,什么人都来噌饭吃,你当那白花花的粮食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快走快走,这儿没有多余的地方收留你!”
说到这里,他将袍袖一拂,转身便走,摆出一副送客的架势。
玄奘起身道:“师兄请留步!”
“还有什么话说?”知客僧满脸的不耐烦。
“知客师父,”玄奘走上前,恳切地说道,“弟子虽无银米攒单,扫地担柴还是会的,可否容弟子在此做个行堂?”
知客僧皱着眉头,再次打量了一下玄奘,这个年轻僧人虽说看上去单薄了点儿,但由于常年在外东奔西走,身子骨倒还颇为结实。
&nbs... -->>
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初春的一个凌晨,寺院的晨钟尚未敲响,忙了一天的人们也都还沉浸在浓浓的睡梦之中……
空慧寺,一间寂静的禅房内,玄奘将一封书信轻轻折好,放在长捷兄长的床边。
随后,他背起简单的行囊,悄然离开空慧寺,朝远处的锦江走去。
当他在老胡僧伊伐罗留下的那片贝叶经上读到那四句神秘的佛谒时,就已经在计划这一天了——
伊伐罗显然是一位来自遥远国度的人,是什么原因让他背井离乡,险些客死在这天府之国的异地他乡?他后来又去了哪里?为什么要写下那四句谒语,让他这个后辈能够“广利无边众”?
所有这一切玄奘都不知道,他唯一知道的是,这位菩萨既然可以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中原传播佛法,自己难道连一个蜀地都走不出去吗?那么,菩萨又为什么要将这“般若之舟”付于自己呢?
江边的码头上,几位荆州客商正焦急地等待着他。这几日,玄奘已经将自己想要浮江而下,游历荆楚,北上赵州的打算向他们说了,对此,客商们热烈响应,甚至当他们得知玄奘没有得到官府审批的过所和公验时也毫不在乎。
他们告诉玄奘,大唐关禁,在边境或各割据势力接壤之处,执行得确实严格,至于国内各地区间的行止,其实颇为宽松。
“法师根本不用担心!”一个年轻客商大声说道,“依《唐律疏议》,私度关者,最重不过‘徒一年’,如果有人具保,还可减刑或者改收罚金。像法师这样的,给予豁免也说不定呢!本来嘛,一个和尚,只要有庙愿意收留,想到哪儿去就到哪儿去,又碍不着谁的事儿!”
另一名年纪大些的商人则要稳重得多:“要我看,法师无过所和公验,想要出川确实不易。不过若有人愿意结伴,倒是可以一试的。”
“我愿意!”那个年轻商人立即说道,“过几天,我们正要再往荆州去运一批货,法师就与我们搭伴同舟好了。嘿,你们说呢?”
他把脸转向另外几个商人,商人们都在旁边点头表示同意。
玄奘大喜,当即与众人约定时间在锦江码头见面。
这是玄奘生命中第一次不辞而别。
商船在锦江之上缓缓航行,河面的流光在阳光的照射下优雅地晃动着,如同一匹碧绿色的绸缎。一群织锦女工正在江边濯锦,那刚刚织好的蜀锦经过江水的濯洗,色泽更加鲜亮,就像一片灿烂的朝霞映在江中。
玄奘站在船舷边,默默地望着这快速后退的一切。
如蜀锦一般美丽富饶的成都平原,再见了!
船行到了岷江,十日后又进入波涛滚滚的长江。
同行的客商们告诉玄奘,顺着长江向东航行,途经横切巫山的壮丽险峻的三峡,很快便可到达三楚大地。
“从益州到荆州,行船差不多要半个月,”那名鼓动玄奘私度关的年轻客商眉飞色舞地说道,“最难行的就是前面的峡谷了,山高峡长,水流湍急,特别是经过瞿塘峡时,必须紧贴峡谷航行百里,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撞上礁石!”
“法师别听他瞎掰扯,”那位年纪大些的商人轻捋胡须,慢悠悠地说道,“年轻人就喜欢夸大其词。我们往返长江水路已有多次,三峡虽险,却也没他说得那么邪乎,只要行船小心一些就不会有事,法师不用担心。”
玄奘微笑点头,他此刻心情极佳,看着两岸连绵不绝的不老青山,望着满眼令人心情舒畅的碧绿,只觉得天地之间无一处不是佛国,又有什么好害怕的呢?
夜里,一轮弯月倒映江中,给万里长江更增添了一分静美。玄奘靠着船舷,目不转睛地看着它们。
这弯弯的月亮,就是蜀地的化身吧?抑或是长捷兄长和众位法师的化身?
想到长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便在他心头激荡。
出家前,玄奘一直将这位佛门兄长看成是自己的榜样和引路人;出家后,兄长也一直像父亲一样照顾着他。
长捷始终认为,四弟的人生之路会同自己一样——从行者到沙弥,再受戒成为比丘,继而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法师,日后若有机缘,或可住持一座寺院。兄弟相伴,学佛修行,共同进益,确是一件乐事。
事实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玄奘自己也这么认为。
然而现在他明白了,世上没有相同的两条河流。
“法师这么晚了还不歇息,在看月亮吗?”那位老商人不知何时站到了他的身后,问道。
“是啊,”玄奘感叹道,“这月儿也有灵气,它像是知道玄奘从此便要远去,不知何日方能再回蜀地,因此一路之上都来伴随,为玄奘送行……”
老商人哈哈大笑起来:“法师到底是个读书人,虽然出家,却还带着几分书生气,看到月儿也能生出这许多感伤!其实这天地之间,哪里没有月亮呢?”
不错!天下处处有江水,时时有明月,我又何必感怀?
玄奘回转身,朝这位颇具佛性的老商人深施一礼。
又行了数日,眼前开阔的水路突然变得狭窄起来,滔滔江水被两岸的群山挤压得暴烈异常,江水轰鸣如鼓,掀起层层白浪奔腾东去,气势磅礴!
不用说,这便是那惊心动魄的七百里三峡了。
玄奘站在船头上,迎风而立,任三峡的风吹入他的广袖,鼓荡起身上的僧袍,情不自禁地诵起郦道元的《水经注》中记载的诗句: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
中国文化是山水文化,古来圣贤都十分重视山水游历,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并为一个个自然景观赋予了文化的特殊美感。
人,飘逸于丛林原野,漫游于名山大川,逍遥于天地怀抱,心灵便很容易进入到物我两忘的空明境界,从而使性情得到升华。
玄奘此时便沉浸在这种情感之中,商船正在浪涛急流之中上下颠簸,不仅未让他觉得惊险,反倒有一种要长出翅膀,凌云飞渡的感觉。
出了三峡,便是荆门,荆门山和虎牙山南北对峙,长江从两山之间流过,天地忽然间就开阔了许多,崇山峻岭似乎一夜之间都消失不见了。
玄奘回过头,朝来路上望了又望,却再也望不见连绵的巴山,只有那变化多姿的楚云,在烟水苍茫的江面上飘荡。
碧绿透明的江水,依然是锦江的颜色。翘首东望,江水遥接天边,那天水相接处便是大海吧?那海云升起的地方,会出现传说中的海市蜃楼吗?
此时的玄奘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与长捷兄长这一别,从此便是天各一方,再也没有机会见面……
荆州便是当年陈慧曾担任过县令的江陵。
时隔多年,重新看到那熟悉又陌生的古城墙,玄奘的心头顿时升起一股悲怆之感,幼时往事历历在目……
古城犹在,亲人却早已化做尘土,一念及此,心中便不禁隐隐作痛。
“阿弥陀佛……”他轻诵佛号,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
荆州名刹天皇寺内,一场法会正在进行。
突然,一小僧来报:“成都空慧寺玄奘法师请求挂单,知客师父要我来禀报住持。”
住持大喜过望,立即站了起来:“这是佛光降临荆州啊,快快有请!”
原来,荆州自晋代以来,重佛的风气就极为浓厚,无论道俗均虔信佛法,只要是僧人设坛讲经,百姓们便会前去倾听供养。
天皇寺更是当地第一大寺,东晋法显、觉贤诸大德均曾在此驻锡译经,之后南齐的刘虬又在此著《善不受报顿悟成佛义》;
此外,这里又是三论学派僧侣荟萃之地,天台宗圆熟教义之所在。
然而近些年来由于战乱,高僧流离,加之梁帝萧铣盘踞江陵之时,长江水运被阻多年,致使佛法鼎盛不再。
而蜀中高僧玄奘之名早已远播至长江中下游一带,荆州僧俗更是闻名已久,深盼能够亲闻经筵。却不曾想他能够出蜀入荆,到天皇寺挂单,难怪住持喜出望外,立即宣布暂停法会,带领阖寺僧众出门迎接。
玄奘到天皇寺的目的是为了度夏,顺便与荆州众法师共同参详、讨论各种佛学问题。他学问广博,为人又极谦逊,因而深受荆州僧俗的钦敬,纷纷邀请他开席讲解经论。
于是,玄奘便在天皇寺设坛开讲《摄大乘论》和《杂阿毗昙心论》,这两部经论均是玄奘极为熟悉的,讲起来便如水银泻地,滔滔不绝,具有非凡的感染力,令听者如痴如迷。一时间,荆楚名僧闻风会聚。
此时的荆州由汉阳王李瓖都督暂管,他是唐朝宗室,又笃信佛法,听说玄奘法师在天皇寺讲经,便亲率群僚及僧俗有德之士,前来听讲。而这些人中,颇有一些佛学底蕴强的,每当玄奘讲完一段,便会立即提出问题,质疑问难。
玄奘一一作答,他神态幽邃,辞气清雅,风采洒落,四方道俗无不为之倾倒赞叹,每天前来请益问法的人络绎不绝。
对于前来问法的人,玄奘都很认真地做了解答,他善于从浅显处入手,故事和譬喻时常出现在口中,因而显得应对自如,又能令人听得清楚明白,一时间誉腾荆州。
这位青年法师非凡的气质和才华让李瓖敬慕不已,当即皈依到他的门下,并一再恳求玄奘留在荆州弘法。
然而玄奘内心仍惦记着漫漫求法之路,他在荆州已经住了半年,《摄论》、《毗昙》均已连讲三遍,如今严冬将至,他不想再停留了。
一日讲经完毕,汉阳王李瓖又到禅房内请教经义,玄奘趁机将自己想要游历四方,向各地名宿请益的心愿跟他说了,李瓖心中顿生敬意,当即为玄奘签发了过所和公验,这使得玄奘终于可以自由地在国境内游学四方,寻师访道了。
临行前,李瓖又向玄奘施舍巨财,以做盘缠。加上来自各界的布施,各种供养一时堆积如山,而玄奘却一无所取,依然只身云游,沿江东下……
在苏州,玄奘拜访了当地名僧智琰法师。
智琰法师,字明璨,是隋代佛教“成实派”的代表人物。玄奘在四川就听说过他,知道他是苏州东寺的住持,不仅精通成实学派,而且对《涅槃》、《法华》、《维摩》等经典的研究也都极为深厚,名噪一时。听说他每个月都要在寺中集会一日,建斋讲经,听讲的信徒有五百多人。
玄奘对这位老法师仰慕已久,因此一直想着,有机会一定要同他结个法缘。
现在这个机会终于来了,沿长江一路参学的玄奘一到苏州,立即就去智琰法师所在的东寺挂单。
智琰本性谦逊随和,与玄奘一见如故。本来他也只是把玄奘当成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小沙弥,可是没过几天,这位“小沙弥”的学问就让智琰法师感到了惊讶,他决定召集一批江汉名僧来与玄奘讨论佛学,实际上也是想试试这位少年才俊到底有多大本事。
说到辩经,玄奘自然是毫无异议,更不惧怕。他本来就是个参学僧,辩经既是他的强项,也是学习的方式。他愿意通过激烈的辩难窥见法理。
古代的学术辩论不仅讲口才,还讲修辞与气度。这方面魏晋时期的风范堪称是千古楷模。
《高僧传》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沙门道恒颇有才力,常执心无义,大行荆土。竺法汰曰:此是邪说,应须破之。乃大集名僧,令弟子昙壹难之。据经引理,折驳纷纭。恒仗其口辩,不肯受屈。日色既暮,明旦更集。慧远就席攻难数番,问责锋起,恒自觉义途差异,神色渐动,尘尾扣案,未即有答。远曰:不疾而速,抒柚何为?坐者皆笑。心无之义于是而息。
汉传佛教的辩经都是对坐论道,讲话要不疾不徐,神色要不慌不忙。道恒只是“神色渐动,尘尾扣案”就输了,惹得“坐者皆笑”,若是有人急赤白脸,肯定就更招人笑话了。
在这场由智琰法师组织的法会上,众僧执经辩难,玄奘从容应对,不时妙语连珠,引得众人啧啧称赞。
听着玄奘与众人辩经,智琰法师初时还很镇定,但很快便汗不能禁,未等众人辩完,他便独自一人回到禅房,闷坐不语。
弟子们关切地前来询问,老法师竟悲叹一声道:“岂知桑榆之末光,而得见太阳初运晖!”
言毕潸然泪下,一种老之将至,有心无力的感慨油然而生。
自此以后,智琰法师就对玄奘执礼甚恭,而玄奘对智琰法师也极为尊敬,两人遂成忘年之交。
公元625年秋,玄奘离开苏州,转而向北,边走边学。
在相州,他师从慈润寺慧休法师学习《杂阿毗昙心论》,用了八个月时间,研究小乘毗昙学。
慧休法师常对人称赞道:“玄奘法师的才学当真少见得很,他的领悟力恐怕没有人能比得上。”
公元626年春天,玄奘告别了慧休法师,北上赵州,挂单在观音院,终于见到了大名鼎鼎的道深法师,并拜道深法师为师,研习《成实论》。
这部论著是印度小乘佛教最后的经典之一,也是由小乘过渡到大乘空宗的一部重要著作。此论大约二世纪中叶写成,经鸠摩罗什译成中文后,影响甚广,在南朝齐、梁、陈间,逐渐形成成实学派。
隋朝时期,随着天台宗的兴起,成实学派渐渐衰落,而道深法师却是此学派的大师。
在赵州观音院,玄奘整整十个月足不出寺,白天向道深法师讨教疑难问题,晚上挑灯夜读,很快便理解了《成实论》的要义和精髓。
道深法师也非常喜欢玄奘,对他深厚的佛理和出众的悟性赞不绝口。
一日早课完毕,法师将玄奘请到自己的禅房,两人面对面坐下,许多没有说话。
还是玄奘先开了口:“师父有什么训示,请尽管道来。”
道深叹道:“玄奘法师,你千万不要这样讲,你虽年幼,学识却不在我之下。老衲今日确有一事,万望法师勿要推辞。”
玄奘合掌道:“师父请讲,弟子自当尽力而为。”
道深叹道:“法师来我寺中,已近一载,这里的情形想必你已知晓。老衲徒儿不少,可如奘师这般精进者,未见一人。如今我已年迈力弱,无常随时便至。而这寺中僧众,竟无一人可承我衣钵。老衲担心,这诺大一座观音院,于我寂灭之后香火渐歇。所以,我意欲求法师屈尊住持本寺,万望不要推辞。”
玄奘呆了一呆,这是一个令他既感动又为难的提议,道深法师的一片真情和爱才之心难以推托,但他只想学通诸法,又怎么会将脚步停留在这里呢?
思量片刻,玄奘恳切地说道:“师父一片见爱之情,弟子感激不尽。只是弟子生性愚鲁,多年来行脚参学,备餐众师之说,不仅未能统摄佛法要旨,反而从中产生了疑情,常常莫知适从。如若留在这里住持寺院,只怕是以盲引盲,断人慧命。所以,弟子只想再行游学,询答问疑,以便将佛法发扬光大。”
道深听后,叹了口气道:“我早知你意,只是不甘心而已。”
此时玄奘离开成都已有两年,从荆襄到吴扬,从江南到河北,四处参学、求证,足迹遍及河南、陕西、四川、湖南、湖北、江苏、江西、河北等省,可以说已踏遍大半个中原。
这段游学的经历,无论是对玄奘还是对当时的中国佛教界都非常重要。
对玄奘而言,在这种近似流浪的生活中,他既从各地名师那里汲取了知识,又积累了丰富的旅行经验,同时也锻炼了他的体能,为他日后的西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对于当时的中原佛教界而言,年轻的玄奘就像一阵龙卷风扫过,佛家各个派别的经论,各大法师的心得,无不被他深究参透,了然于胸,直至最后辩难,在当地佛界引发一场“地震”,然后任由他怀着疑惑离去……
茫茫大雪中,长安城终于出现在眼前。
这座古老的帝都南负秦岭,北临渭水,西濒沣、皂二水,东靠产、灞两河,河上有灞桥可过。
这是长安最有名的桥,桥上有驿站,且种有万株杨柳,据说到了春天,柳絮漫天飞扬,成为长安灞桥的一大景致。凡送别亲人与好友东去,多在这里分手,有的还折柳相送,因而灞桥又被时人称为“销魂桥”,流传着“年年伤别,灞桥风雪”的诗句。“灞桥风雪”从此成为长安胜景之一,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曾在这里洒下离别的泪水。
玄奘现在就站在灞桥上,头顶上是真正的风雪,而非那充满诗意和淡淡离愁的“柳絮雪”。
此时正是深夜,借着白雪反射的光,仍然可以看到远处在冰雪覆盖下安静的长安城,虽经多年战乱,长安城依然壮观,那份骨子里的大气是别的城市比不了的。
时间过得可真快,距上次来长安已经七年了吧?玄奘感慨地想着。
七年的时间可以改变许多,犹记得上次和兄长一起逃难到长安的时候,他还只是个十六岁的少年。当时,全国正处于各种势力割据的局面,天下沸腾,战火连绵,两千多万百姓死于非命!
在两京之间,灞河桥上,年少的他曾目睹尸横遍野,路陈饿殍,田地荒芜。那惨烈景象至今思之不寒而栗……
如今的他又回来了,驻足远望,这座大唐的国都在深夜里看上去是如此的安宁,垂直落下的大块雪花将它牢牢覆盖住,同南部的秦岭、北方的渭水连成一个整体,活像一个躺在棉被里的婴儿……
不知不觉,东方渐渐发白,随着城内钟鼓报晓的声音,一座雄伟壮阔的长安城显现在关中平原的大地上。
估计着城门已经打开,他把冻僵的手放在嘴边哈着,又用力搓了搓,便牵着小白龙的缰绳,举步朝着长安的方向走去。
大片大片的雪花飘落下来,把他身后的脚印覆盖……
踩着脚下咯吱咯吱的积雪,玄奘走进了通化门,这是长安三个东城门中最靠北的一个。
同七年前比起来,今日的长安要恢弘壮阔得多,整座城市规划严谨,百坊千里,犹如棋局一般整齐。
城中道路笔直宽阔,尤其是那条宽五百余尺,可容四十七辆马车并行的朱雀大街,当玄奘置身其上时,心中着实发出一阵惊叹!
新生的大唐帝国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之后,呈现出一片海晏河清的太平景象。而国都长安,正是这太平景象的集中体现。
不过,对于玄奘来说,这座城市只是他修学的一站,来此的目的是聆听各位高僧的讲座,解决心中的疑难。此刻的他绝没有想到,从此以后,自己便同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
虽然长安城变化极大,但玄奘多年游历,有着极强的方向感,根本不用担心会迷路。事实上,自从离开蜀地后,两年来,他独自一人南北参学,广谒高僧大德,芒鞋踏遍大半个中国,既使是那些初次涉足之地,都鲜有迷路之时,更何况长安已经是第二次来了。
此时的他凭着记忆一直往西,很快便找到了西市东南方向的崇贤坊,大觉寺就座落在这里。
寺院客堂之中,稍稍有些发福的知客僧正用挑剔的目光打量着坐在自己对面的年轻僧人。
多年的风吹日晒,使他原本白晰的皮肤呈现出健康的小麦色。一身粗麻布做的短褐,由于浆洗得太多,看上去单薄而又破旧,肩头等处甚至磨得只剩几根丝线,堆积着尚未融化的雪花;背上背着一只斗笠,脚上的僧鞋沾满雪泥,一副风尘仆仆的托钵僧模样。
知客僧不觉皱起了眉头:“你是哪里来的和尚?到大觉寺来做什么?”
“弟子玄奘,乃是参学僧,慕名至此,欲随道岳法师学习《阿毗达磨俱舍论》。”玄奘一面回答,一面双手呈上戒牒。
《阿毗达磨俱舍论》,是一部总结小乘各种学说向大乘有宗过渡的重要论著,论中详尽地描述了佛家的时空观念等重要思想。真谛论师曾将它译成中文二十二卷,而这里的住持道岳法师又著有《俱舍论疏》二十二卷,成为中原研究俱舍论的大家,远近闻名。是以玄奘一到长安,便直奔大觉寺而来。
知客和尚显然没听过玄奘的名字,那戒牒也只是随便瞄了一眼便被他随手扔在案上,冷笑道:“道岳法师乃京城十大德之一,岂是你这无名小僧说见就见的?”
玄奘略略一怔,随即问道:“既然如此,可否容小僧在此挂单?”
知客僧有些不耐烦:“你要留在大觉寺,可有银米攒单吗?”
“攒单?”听到这个词,玄奘惊讶极了,他从蜀地游学至长安,从来都是走到哪里就在哪里挂单,这一路不知住过多少寺院,从未吃过闭门羹,更未听说过“攒单”二字。
“京城米贵,不攒单,随便哪里来的野和尚都跑来这里骗吃骗喝,大觉寺如何供养得起?”知客僧的声音冰冷如刀。
“师兄此言差矣,”玄奘正色肃然道,“不管哪座寺院的银米,都是檀越们供养四方僧宝的。岂可因僧人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寺院而起分别之念?”
知客僧没有想到这个前来挂单的小和尚居然敢跟他顶嘴,顿时勃然大怒:“哪里来的野和尚?不好好呆在自己庙里念经,跑到这里来说嘴!大觉寺总共就这么大点地方,什么人都来噌饭吃,你当那白花花的粮食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快走快走,这儿没有多余的地方收留你!”
说到这里,他将袍袖一拂,转身便走,摆出一副送客的架势。
玄奘起身道:“师兄请留步!”
“还有什么话说?”知客僧满脸的不耐烦。
“知客师父,”玄奘走上前,恳切地说道,“弟子虽无银米攒单,扫地担柴还是会的,可否容弟子在此做个行堂?”
知客僧皱着眉头,再次打量了一下玄奘,这个年轻僧人虽说看上去单薄了点儿,但由于常年在外东奔西走,身子骨倒还颇为结实。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