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重生之最初的梦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想:“爸爸,紫竹大街那边那家不是才两百块吗?”
“是啊!”苏元扬赶紧接住话头,“这个价格实在没有优势啊。除非——”
“除非,把租期签得长一些。”苏妍思索状,“起码得签十年才能匀回那个差价。”
苏元扬点头。
店主倒没多大意见,他早几年已经搬到市里了,平时很少回来,这时如果不是因为上一任租客提前结业,他也不会回来几天,专门办这事。他把租金提到比其他家的贵了一半左右,一来是因为他这个铺子在镇上的黄金地段,是做生意的首选之地;二来他只是个上班族,要他三天两头就要跑回来也是件麻烦事,所以他就想找一个打算做长期生意的稳定租客。只是十年的时候太长了,眼看这情势一天比一天好,租金以后肯定日渐见涨的。他只同意签五年。
“五年时间太短了。”苏元扬没同意。
其实苏妍觉得五年也差不多了,镇上只是她的踏板,她的目标是市里。五年的发展时间跟她预期的差不多。
店主见苏元扬态度挺坚决,也是不想错过这么一个长期租客,谈到后来大家都让了一步,租期签了八年。
合同店主早就准备好现成的了,把部分条款按之前商量好的内容略作修改就可以签。
签完合同拿到钥匙后,苏元扬量了店内各个位置的尺寸,就马不停蹄地带着苏妍到市里去看桌椅去了。
小食店用不着什么豪华的装修,整体简洁明快就可以。苏妍参考前世她在快餐店常见的那种桌椅一体固定在地上,钢管支架和配置防火板桌面的长条形快餐桌建议给苏元扬,苏元扬也觉得这种比较好,容易收拾,然后颜色方面让店家漆成了明快的海蓝色。
然后又去订制了小食店的招牌。店名是一早就商量好的:叫苏记炭烤海鲜。海蓝色的底色,上面缀满了水珠,字则用了黑色的宋体。看起来十分清新。
还订一些不铁钢的大小盘碟,食品袋、蒜头、调味料和装它们的小瓶子等等。
最后又去订制了厨房的大件,两个烤架和两百斤炭。
这些东西大都没有现成的,订制需要一定的时间,苏元扬索性跟他们都约定了一个星期后再送到苏记的地址去。正好这几天应该能清完送水产公司的货,剩下的牡蛎他打算按大小成熟度再整理整理,到时要采收也方便。
次日水产公司派了两条船来,果然打算收完这天就结束了。忙完这天后晚上在家里一合算,自己都吓一跳:水产公司这两个多月来陆陆续续一共拉走的牡蛎多达43万斤!加上现在剩下的粗略估计起码有个两万来斤。这样一算,牡蛎的亩产量竟高达9万斤!除了年前和媳妇在市区买东西那天的货款没存银行,后来又留了15000出来还给老二和老三,再加上最近这五天的六船牡蛎货款有五船抵扣了牡蛎苗的本钱5万块,还有1万他留出来开店和迟些支付工钱备用,现在几个存折加起来还有77万5千块……
苏家夫妻兴奋得一整宿都没怎么睡,一直在絮絮私语。
这一夜,苏家还有一个人也是很晚才睡着。苏妍看到存折的数字也很兴奋,就现在的物价来说,这钱够他们家盖几幢五层小楼了,她听父母的谈话里,也有想盖房子的打算。不过,她现在却不想在村里先盖房子。苏家刚开始养殖第二批牡蛎,就盖起了大房子,不就等于明白地告诉人家他们家去年养牡蛎赚了大钱吗?现在村里大多数是瓦顶的房子,只有两个在外带队的工头家盖起两层小楼,这个时候她家要是盖起了房子,树大招风不多引人议论不说,到时她那两个婶子肯定猛跟她叔叔吹枕头风,到时还不知道搞出什么幺蛾子来。
又过了两天,二十亩牡蛎苗的插苗工作全部完成了,苏元扬给那十个人结清了工钱。又提前给苏兴群和陈文裕发了半个月的工资,好让辛苦了五六天的他们心里也踏实一下。
然后趁着食店订制的东西送过来之前的两天闲暇,苏元扬正式提出了这件事。
当然,一直关注着这件事的苏妍把自己的想法说了,苏元扬果然觉得不妥,但又觉得赚了钱还让一家子住泥坯房没意思,那房顶还是盖稻草杆的呢,放烟花的时候还老是担心烟花掉到房顶会烧起来……
苏妍眼珠子一转,时机正好:“爸爸可以在镇上买一套房子呀!反正弟弟上幼儿园后我们不都大多数时间在镇上么?”
苏元扬考虑了半晌:“也是。租房子也不是长久之计,每个月也得支出一笔钱呢!”
苏妍猛点头:“对啊对啊!等明年养殖场收成了,再盖家里的房子就顺理成章了。”
“连顺理成章这个词都会了?”苏元扬惊讶地看着他女儿:“不过你小算盘倒是打得不错。”哪里止不错,简直深得他心。
苏元扬拿出他的记事本,把这件事记了下来。下一件事便要讨论一下食店的菜单,总不能独沽一味只卖炭烤牡蛎,那样太单调了,牡蛎的数量不足以供应到下一季牡蛎收成不说,顾客也会腻味的。海城最多的就是海鲜,很多都可以拿来烧烤。
夫妻俩加女儿讨论了半天,菜单上除了牡蛎外,还加了扇贝、沙白、红蚶、青口、花蛤等贝类,还有草鱼、䲟鱼等比较平民价格的淡水鱼。菜单上的这些内容,除了之前在市里看过那摊主烤过牡蛎记下了过程外,其他东西苏元扬还没见过人烤,不过想来用的调料什么的应该都差不多,而且李婉贞平时就做得一手好菜,什么贝类配什么最好吃,她最有发言权,到时多试几次应该没什么问题。
反正再过两天那些订制的家什就会送过来,到时出去接收时顺便买回东西试一下再定不迟。
想:“爸爸,紫竹大街那边那家不是才两百块吗?”
“是啊!”苏元扬赶紧接住话头,“这个价格实在没有优势啊。除非——”
“除非,把租期签得长一些。”苏妍思索状,“起码得签十年才能匀回那个差价。”
苏元扬点头。
店主倒没多大意见,他早几年已经搬到市里了,平时很少回来,这时如果不是因为上一任租客提前结业,他也不会回来几天,专门办这事。他把租金提到比其他家的贵了一半左右,一来是因为他这个铺子在镇上的黄金地段,是做生意的首选之地;二来他只是个上班族,要他三天两头就要跑回来也是件麻烦事,所以他就想找一个打算做长期生意的稳定租客。只是十年的时候太长了,眼看这情势一天比一天好,租金以后肯定日渐见涨的。他只同意签五年。
“五年时间太短了。”苏元扬没同意。
其实苏妍觉得五年也差不多了,镇上只是她的踏板,她的目标是市里。五年的发展时间跟她预期的差不多。
店主见苏元扬态度挺坚决,也是不想错过这么一个长期租客,谈到后来大家都让了一步,租期签了八年。
合同店主早就准备好现成的了,把部分条款按之前商量好的内容略作修改就可以签。
签完合同拿到钥匙后,苏元扬量了店内各个位置的尺寸,就马不停蹄地带着苏妍到市里去看桌椅去了。
小食店用不着什么豪华的装修,整体简洁明快就可以。苏妍参考前世她在快餐店常见的那种桌椅一体固定在地上,钢管支架和配置防火板桌面的长条形快餐桌建议给苏元扬,苏元扬也觉得这种比较好,容易收拾,然后颜色方面让店家漆成了明快的海蓝色。
然后又去订制了小食店的招牌。店名是一早就商量好的:叫苏记炭烤海鲜。海蓝色的底色,上面缀满了水珠,字则用了黑色的宋体。看起来十分清新。
还订一些不铁钢的大小盘碟,食品袋、蒜头、调味料和装它们的小瓶子等等。
最后又去订制了厨房的大件,两个烤架和两百斤炭。
这些东西大都没有现成的,订制需要一定的时间,苏元扬索性跟他们都约定了一个星期后再送到苏记的地址去。正好这几天应该能清完送水产公司的货,剩下的牡蛎他打算按大小成熟度再整理整理,到时要采收也方便。
次日水产公司派了两条船来,果然打算收完这天就结束了。忙完这天后晚上在家里一合算,自己都吓一跳:水产公司这两个多月来陆陆续续一共拉走的牡蛎多达43万斤!加上现在剩下的粗略估计起码有个两万来斤。这样一算,牡蛎的亩产量竟高达9万斤!除了年前和媳妇在市区买东西那天的货款没存银行,后来又留了15000出来还给老二和老三,再加上最近这五天的六船牡蛎货款有五船抵扣了牡蛎苗的本钱5万块,还有1万他留出来开店和迟些支付工钱备用,现在几个存折加起来还有77万5千块……
苏家夫妻兴奋得一整宿都没怎么睡,一直在絮絮私语。
这一夜,苏家还有一个人也是很晚才睡着。苏妍看到存折的数字也很兴奋,就现在的物价来说,这钱够他们家盖几幢五层小楼了,她听父母的谈话里,也有想盖房子的打算。不过,她现在却不想在村里先盖房子。苏家刚开始养殖第二批牡蛎,就盖起了大房子,不就等于明白地告诉人家他们家去年养牡蛎赚了大钱吗?现在村里大多数是瓦顶的房子,只有两个在外带队的工头家盖起两层小楼,这个时候她家要是盖起了房子,树大招风不多引人议论不说,到时她那两个婶子肯定猛跟她叔叔吹枕头风,到时还不知道搞出什么幺蛾子来。
又过了两天,二十亩牡蛎苗的插苗工作全部完成了,苏元扬给那十个人结清了工钱。又提前给苏兴群和陈文裕发了半个月的工资,好让辛苦了五六天的他们心里也踏实一下。
然后趁着食店订制的东西送过来之前的两天闲暇,苏元扬正式提出了这件事。
当然,一直关注着这件事的苏妍把自己的想法说了,苏元扬果然觉得不妥,但又觉得赚了钱还让一家子住泥坯房没意思,那房顶还是盖稻草杆的呢,放烟花的时候还老是担心烟花掉到房顶会烧起来……
苏妍眼珠子一转,时机正好:“爸爸可以在镇上买一套房子呀!反正弟弟上幼儿园后我们不都大多数时间在镇上么?”
苏元扬考虑了半晌:“也是。租房子也不是长久之计,每个月也得支出一笔钱呢!”
苏妍猛点头:“对啊对啊!等明年养殖场收成了,再盖家里的房子就顺理成章了。”
“连顺理成章这个词都会了?”苏元扬惊讶地看着他女儿:“不过你小算盘倒是打得不错。”哪里止不错,简直深得他心。
苏元扬拿出他的记事本,把这件事记了下来。下一件事便要讨论一下食店的菜单,总不能独沽一味只卖炭烤牡蛎,那样太单调了,牡蛎的数量不足以供应到下一季牡蛎收成不说,顾客也会腻味的。海城最多的就是海鲜,很多都可以拿来烧烤。
夫妻俩加女儿讨论了半天,菜单上除了牡蛎外,还加了扇贝、沙白、红蚶、青口、花蛤等贝类,还有草鱼、䲟鱼等比较平民价格的淡水鱼。菜单上的这些内容,除了之前在市里看过那摊主烤过牡蛎记下了过程外,其他东西苏元扬还没见过人烤,不过想来用的调料什么的应该都差不多,而且李婉贞平时就做得一手好菜,什么贝类配什么最好吃,她最有发言权,到时多试几次应该没什么问题。
反正再过两天那些订制的家什就会送过来,到时出去接收时顺便买回东西试一下再定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