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逍遥小地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左右,大面积平均亩产是六七百公斤。
不过他也曾经看过一个数据,据说明朝刚引入玉米的时候,那时候许多地方的玉米亩产也就一百公斤左右,但依然令当时的官府和百姓十分高兴。
不过李逍觉得自己这个玉米不是一般的玉米,毕竟空间里出来的,相当于优良种子了。空间那颗玉米结了八个穗,就算到了外面,按正常的只留两穗,那产量也不会少。
他知道有些玉米大面积种植,只保留一穗,但许多百姓菜园里种植玉米,也会留两穗,这关键还是得看肥力跟不跟的上。
水和肥跟的上,那么一株留两穗是能保证产量的。
哪怕一株只留一穗,一个大玉米也有二三百克,晒干脱粒后也能有一百七八十克,那一亩也能有六百多公斤的纯玉米粒收获,这起码是近六石的产量了。
如何能够保双穗而不减产,那就是奔着亩产十石去。
李逍把这个数字一说出来,还是把老钱和赵持满他们深深震惊了。
这个时代,若论主粮种植,种的最多的其实是粟,然后是麦,再然后是稻。水稻虽在后世种植最广,但在唐朝,因为南方开发不够,所以产量比不上北方的粟稻。
北方农物,粟比麦多,粟也称小米,长的跟狗尾巴草一样。粟的产量比麦其实要低,但自先秦到唐朝,北方粟一直是种植最多的作物。
其关键原因,就是因为一来粟更抗旱,二来也是因为粟有一壳坚硬的外壳,极易储存,能储存时间更久,易储存和耐旱,这在古代是极为重要的,使得粟一直远超小麦种植。
毕竟小麦虽不比稻子需要水田,但小麦也比粟更需要水。
而现在,粟比麦稻更适合北方,尤其是关陇地区的一些优点,李逍的玉米也都有,耐旱、易储存,而且还有比粟、麦甚至是稻都更强的一个优点,产量高。
亩产六石,甚至是十石啊。
哪怕就是减一半来算,亩产三石也是不得了的,要知道关中缺少,山地坡地多,一些地方的粟产量只有一石左右产量。
老钱颤抖着道,“五谷之中,唯粟耐陈,这玉米也耐陈易储吗?”
粟有一层硬壳,这层硬壳可以防霉变虫蛀和腐败,可以长年储存,保存的好,甚至存上十年也没问题。隋朝的几大粮仓里当年存的粟,就有的到贞观朝时都还是好的。
关陇地区除了粟种植广,还有黍也种植许多。黍的优点在于极强的耐旱性,这种作物也称糜子,又称为大黄米。他在水源不足的地区很容易成活,而且成长期只有两三个月,还适合在气候寒冷、植物生长周期短的河东、关中等地种植。
因为黍煮熟后粘性大,又极适合用来做糕点和酿酒。
而麦的优势在于它和粟、黍的生长周期不同,在粟、黍粮食青黄不接的时候,能够提供救命口粮。尤其是自汉代解决了麦的灌溉和磨粉问题后,小麦的种植越来越广。
粟、黍耐旱,易储存。麦产量高,与粟、黍生长周期不同,可以填补青黄不接时的空白。
而现在,李逍的这个玉米,居然身兼多种作物的优势。
比如玉米产量高,甚至比南方产量最高的稻居然还高,玉米又耐旱,不怕水,山地坡地都能种,不比粟黍抗旱能力差,且又好储存,玉米那层外壳,一样耐陈易储。
还有一个极大的优势在于,南北皆宜,特别是能在大田上成为与小麦、春粟、高粱等轮作倒茬的一种重要作物。
适应性强,易栽培,春玉米还比其它春播植物成熟更早,最能填补每年青黄不接的空白期。
尤其是对于山区的农民来说,这将是最好的作物。
赵持满也终于明白这玉米为何会如何重要,为何褚遂良他们想抢玉米了。
“三郎啊,说到可要做到,切莫说大话啊。”
院外传来一道声音,一袭春衫的李治走了进来。
“你来做何?”
李逍问。
“某刚换了个差事,由工部调任户部,如今是仓部员外郎,以后跟司农寺免不了事务往来。”李治笑着说道。
仓部员外郎,就是户部下仓部司的次官,户部下有四司,分别为户部、度支、金部、仓部四司,各司以郎中为主官,员外郎为次官。
仓部郎中、员外郎掌天下库储、出纳租税、禄粮、食禀之事。
仓部对应的这块,其实正好就是司农寺管的这块。只不过仓部跟司农寺不算上下级,一个是政令机构,一个是事务机构。说白了,户部其实相当于皇帝的会计,而司农寺相当于皇帝的出纳,只不过会计只一个,出纳有好几个。司农寺管粮食,卫尉寺管武器、太府寺管钱。
李治说完,径直摇摆着走到李逍旁边,看着那一株株的嫩苗,“若真能如三郎所言,关陇山区干旱少水缺肥之地,也能亩产三石,那真是天降祥瑞。”
左右,大面积平均亩产是六七百公斤。
不过他也曾经看过一个数据,据说明朝刚引入玉米的时候,那时候许多地方的玉米亩产也就一百公斤左右,但依然令当时的官府和百姓十分高兴。
不过李逍觉得自己这个玉米不是一般的玉米,毕竟空间里出来的,相当于优良种子了。空间那颗玉米结了八个穗,就算到了外面,按正常的只留两穗,那产量也不会少。
他知道有些玉米大面积种植,只保留一穗,但许多百姓菜园里种植玉米,也会留两穗,这关键还是得看肥力跟不跟的上。
水和肥跟的上,那么一株留两穗是能保证产量的。
哪怕一株只留一穗,一个大玉米也有二三百克,晒干脱粒后也能有一百七八十克,那一亩也能有六百多公斤的纯玉米粒收获,这起码是近六石的产量了。
如何能够保双穗而不减产,那就是奔着亩产十石去。
李逍把这个数字一说出来,还是把老钱和赵持满他们深深震惊了。
这个时代,若论主粮种植,种的最多的其实是粟,然后是麦,再然后是稻。水稻虽在后世种植最广,但在唐朝,因为南方开发不够,所以产量比不上北方的粟稻。
北方农物,粟比麦多,粟也称小米,长的跟狗尾巴草一样。粟的产量比麦其实要低,但自先秦到唐朝,北方粟一直是种植最多的作物。
其关键原因,就是因为一来粟更抗旱,二来也是因为粟有一壳坚硬的外壳,极易储存,能储存时间更久,易储存和耐旱,这在古代是极为重要的,使得粟一直远超小麦种植。
毕竟小麦虽不比稻子需要水田,但小麦也比粟更需要水。
而现在,粟比麦稻更适合北方,尤其是关陇地区的一些优点,李逍的玉米也都有,耐旱、易储存,而且还有比粟、麦甚至是稻都更强的一个优点,产量高。
亩产六石,甚至是十石啊。
哪怕就是减一半来算,亩产三石也是不得了的,要知道关中缺少,山地坡地多,一些地方的粟产量只有一石左右产量。
老钱颤抖着道,“五谷之中,唯粟耐陈,这玉米也耐陈易储吗?”
粟有一层硬壳,这层硬壳可以防霉变虫蛀和腐败,可以长年储存,保存的好,甚至存上十年也没问题。隋朝的几大粮仓里当年存的粟,就有的到贞观朝时都还是好的。
关陇地区除了粟种植广,还有黍也种植许多。黍的优点在于极强的耐旱性,这种作物也称糜子,又称为大黄米。他在水源不足的地区很容易成活,而且成长期只有两三个月,还适合在气候寒冷、植物生长周期短的河东、关中等地种植。
因为黍煮熟后粘性大,又极适合用来做糕点和酿酒。
而麦的优势在于它和粟、黍的生长周期不同,在粟、黍粮食青黄不接的时候,能够提供救命口粮。尤其是自汉代解决了麦的灌溉和磨粉问题后,小麦的种植越来越广。
粟、黍耐旱,易储存。麦产量高,与粟、黍生长周期不同,可以填补青黄不接时的空白。
而现在,李逍的这个玉米,居然身兼多种作物的优势。
比如玉米产量高,甚至比南方产量最高的稻居然还高,玉米又耐旱,不怕水,山地坡地都能种,不比粟黍抗旱能力差,且又好储存,玉米那层外壳,一样耐陈易储。
还有一个极大的优势在于,南北皆宜,特别是能在大田上成为与小麦、春粟、高粱等轮作倒茬的一种重要作物。
适应性强,易栽培,春玉米还比其它春播植物成熟更早,最能填补每年青黄不接的空白期。
尤其是对于山区的农民来说,这将是最好的作物。
赵持满也终于明白这玉米为何会如何重要,为何褚遂良他们想抢玉米了。
“三郎啊,说到可要做到,切莫说大话啊。”
院外传来一道声音,一袭春衫的李治走了进来。
“你来做何?”
李逍问。
“某刚换了个差事,由工部调任户部,如今是仓部员外郎,以后跟司农寺免不了事务往来。”李治笑着说道。
仓部员外郎,就是户部下仓部司的次官,户部下有四司,分别为户部、度支、金部、仓部四司,各司以郎中为主官,员外郎为次官。
仓部郎中、员外郎掌天下库储、出纳租税、禄粮、食禀之事。
仓部对应的这块,其实正好就是司农寺管的这块。只不过仓部跟司农寺不算上下级,一个是政令机构,一个是事务机构。说白了,户部其实相当于皇帝的会计,而司农寺相当于皇帝的出纳,只不过会计只一个,出纳有好几个。司农寺管粮食,卫尉寺管武器、太府寺管钱。
李治说完,径直摇摆着走到李逍旁边,看着那一株株的嫩苗,“若真能如三郎所言,关陇山区干旱少水缺肥之地,也能亩产三石,那真是天降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