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重生大宋做权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宋军在边境大量集结,身为西夏天子的李乾顺自然不会置若罔闻。西夏,是由党项人,也有人说是鲜卑人在中国西北所建立的一个政权,历经十帝,享国一百八十九年。
西夏的历史若是追溯可以到唐初,当时吐谷浑被灭,失去了靠山的党项人向当时的大唐政权请求内附,得到允许后便被安置在了松州;但在唐玄宗时期,由于担心受到吐蕃人的劫掠,党项人便又被迁至到了庆州;等到安史之乱后,唐将郭子仪担心这些异族闹事,便建议当时的唐代宗将党项人又迁至了银州以北、夏州以东地区定居,由于这一地区曾是南北朝时期匈奴人郝连勃勃所建大夏政权旧地,此地又被称为平夏郡,而生活在此地的党项人,也就是后来西夏皇族的先人。
到唐僖宗时期,由于当时的党项族首领,被朝廷封为夏州节度使的拓跋思恭协助朝廷平黄巢起义有功,一度为朝廷收复长安,故被朝廷赠李姓,封夏国公,自此以拓跋思恭及其李姓后代以夏国公的身份成为了当地的藩镇势力。
而等到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当时的李氏政权无论中原谁坐天下都采取俯首称臣的策略,反而让西夏地区成为了难得的“世外桃源”,中原都快打出脑浆子了,唯独西北反倒能够安居乐业,而在经历了两百余年的建设以后,西夏地区也变得极为富饶起来。
当时的西夏李氏可说是有兵有马有钱有粮,已经具备了争夺天下的资格。但由于李氏一族野心不大,只想做一方诸侯,当时的宋太祖赵匡胤在削夺藩镇兵权的时候也就网开一面,允许其世袭夏国公。
不过也正应了那句话,一朝天子一朝臣,等到宋太宗赵光义上台以后,情况就又再次出现了变化。相比起赵匡胤,赵光义这个皇帝就显得有点志大才疏了,先是为削藩镇想将李氏一族迁至汴梁定居,结果跑了一个李继迁。而这个李继迁志向不凡,颇有政治手腕,逃脱之后利用联姻的方式获得了当地数位豪强的支持,随后又诱杀宋将曹光实,占据银州,攻破会州,公开反宋的同时又遣人向辽国请降,接受了辽国的册封。
当时的宋太宗不由恼羞成怒,他本以为逃走的李继迁成不了什么气候,却没想到叫李继迁当众打脸,当即便派出五路大军征讨李继迁。结果五路大军皆败。
等到宋太宗死后,宋真宗为了结束与西夏的对峙状态,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割让夏、绥、银、宥、静五州给李继迁,等于是承认了西夏的独立地位。
而李继迁之后,其子李德明亦是人杰,继续一面向宋、辽称臣,一面大力扩展党项人的生存空间,等传至其子李元昊手中时,拥有夏、银、绥、宥、静、灵、会、胜、甘、凉、瓜、沙、肃数州之地。
而等李元昊称帝以后,大宋自是愤怒,但无奈实力不如人,在之后的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襄之战这四场战役中接连失利,被歼灭西北精锐达到数万,无力再寻西夏的麻烦。而作为西夏另一宗主国的辽兴宗,则在河曲之战中败北,御驾亲征率领十万精锐亦不是李元昊的对手。
连败当世两大强国,让西夏与宋、辽呈三足鼎立之势,志得意满的李元昊变得不可一世,日渐暴横淫纵,但在他强纳儿媳妇为妃后,被愤怒不已为报夺妻之恨的儿子宁令哥割去了鼻子,血尽而亡。
李元昊死后,太子,也就是杀父凶手的宁令哥被处死,即位的新帝李谅祚年幼,其母没藏太后摄政,把持朝堂,而李谅祚又是个短命鬼,年仅二十一岁便突然去世,其后继者李秉常虽继位的年纪要比上一任要大些,可也就是七岁,朝堂大权被梁太后把持,并且由于迟迟不能亲政,导致李秉常最后以二十六岁的年纪郁郁而终。
西夏经过这两代太后专权,国力可说是已经大不如前,万幸天不亡李氏,继位的李乾顺是位雄主,三岁继位,十六岁时便使计让辽国使人鸠杀梁太后,支持自己亲政。李乾顺政治手腕灵活,擅长左右逢源之道,他深知西夏如今国力虚弱,不宜与宋辽开战。
先是遣使向宋国求和,上请罪表恢复了宋国对西夏的“岁赠”,随后又两次向辽国请婚,迎娶辽国宗室女耶律南仙,巩固了与辽国的亲密关系。李乾顺执政之初,国力虚弱,宋国有机可趁,倒是也占了一些便宜。但随着李乾顺稳定局势,励精图治数年后,宋夏之间的战争形势就开始变得对宋国不利。
此时童贯准备率领西军征讨西夏,而西夏的国力也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并不像大宋君臣所想象的那样可以轻而易举的击败。
武有察哥,文有忠礼,说的就是李乾顺麾下的三位重臣。武将察哥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而文臣仁忠、仁礼兄弟通晓蕃、汉文字,擅长诗文,颇得李乾顺喜爱。这三人与李乾顺关系亲密,是李乾顺的死忠。
如今宋军大兵压境,李乾顺要找人商量对策,这三人被第一时间召至了李乾顺身边。李乾顺亲政时不过十六岁,当时国力虚弱,而如今李乾顺已经三十出头,西夏在他手上经过这十几年的休养生息,国力渐复,已经不惧外敌。
察哥身为武将,值此国难当头自是要挺身而出,而无论是李乾顺还是李仁忠、李仁礼兄弟也都有借此机会扬眉吐气一把的想法。
“宋国此番不怀好意而来,无非就是见辽国如今自顾不暇,自己有机可趁。”察哥大声对李乾顺道:“不过国主放心,我大夏这回即便没有辽国相助,亦有把握击败来犯之敌。”
“察哥,莫要轻敌。”李乾顺见状不放心的提醒道。
“国主安心,微臣自会小心对待。”
“你们的意思呢?”李乾顺又问李仁忠、李仁礼兄弟道。
作为哥哥的李仁忠与弟弟李仁礼对视一眼,开口道:“国主,我兄弟二人也认... -->>
宋军在边境大量集结,身为西夏天子的李乾顺自然不会置若罔闻。西夏,是由党项人,也有人说是鲜卑人在中国西北所建立的一个政权,历经十帝,享国一百八十九年。
西夏的历史若是追溯可以到唐初,当时吐谷浑被灭,失去了靠山的党项人向当时的大唐政权请求内附,得到允许后便被安置在了松州;但在唐玄宗时期,由于担心受到吐蕃人的劫掠,党项人便又被迁至到了庆州;等到安史之乱后,唐将郭子仪担心这些异族闹事,便建议当时的唐代宗将党项人又迁至了银州以北、夏州以东地区定居,由于这一地区曾是南北朝时期匈奴人郝连勃勃所建大夏政权旧地,此地又被称为平夏郡,而生活在此地的党项人,也就是后来西夏皇族的先人。
到唐僖宗时期,由于当时的党项族首领,被朝廷封为夏州节度使的拓跋思恭协助朝廷平黄巢起义有功,一度为朝廷收复长安,故被朝廷赠李姓,封夏国公,自此以拓跋思恭及其李姓后代以夏国公的身份成为了当地的藩镇势力。
而等到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当时的李氏政权无论中原谁坐天下都采取俯首称臣的策略,反而让西夏地区成为了难得的“世外桃源”,中原都快打出脑浆子了,唯独西北反倒能够安居乐业,而在经历了两百余年的建设以后,西夏地区也变得极为富饶起来。
当时的西夏李氏可说是有兵有马有钱有粮,已经具备了争夺天下的资格。但由于李氏一族野心不大,只想做一方诸侯,当时的宋太祖赵匡胤在削夺藩镇兵权的时候也就网开一面,允许其世袭夏国公。
不过也正应了那句话,一朝天子一朝臣,等到宋太宗赵光义上台以后,情况就又再次出现了变化。相比起赵匡胤,赵光义这个皇帝就显得有点志大才疏了,先是为削藩镇想将李氏一族迁至汴梁定居,结果跑了一个李继迁。而这个李继迁志向不凡,颇有政治手腕,逃脱之后利用联姻的方式获得了当地数位豪强的支持,随后又诱杀宋将曹光实,占据银州,攻破会州,公开反宋的同时又遣人向辽国请降,接受了辽国的册封。
当时的宋太宗不由恼羞成怒,他本以为逃走的李继迁成不了什么气候,却没想到叫李继迁当众打脸,当即便派出五路大军征讨李继迁。结果五路大军皆败。
等到宋太宗死后,宋真宗为了结束与西夏的对峙状态,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割让夏、绥、银、宥、静五州给李继迁,等于是承认了西夏的独立地位。
而李继迁之后,其子李德明亦是人杰,继续一面向宋、辽称臣,一面大力扩展党项人的生存空间,等传至其子李元昊手中时,拥有夏、银、绥、宥、静、灵、会、胜、甘、凉、瓜、沙、肃数州之地。
而等李元昊称帝以后,大宋自是愤怒,但无奈实力不如人,在之后的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襄之战这四场战役中接连失利,被歼灭西北精锐达到数万,无力再寻西夏的麻烦。而作为西夏另一宗主国的辽兴宗,则在河曲之战中败北,御驾亲征率领十万精锐亦不是李元昊的对手。
连败当世两大强国,让西夏与宋、辽呈三足鼎立之势,志得意满的李元昊变得不可一世,日渐暴横淫纵,但在他强纳儿媳妇为妃后,被愤怒不已为报夺妻之恨的儿子宁令哥割去了鼻子,血尽而亡。
李元昊死后,太子,也就是杀父凶手的宁令哥被处死,即位的新帝李谅祚年幼,其母没藏太后摄政,把持朝堂,而李谅祚又是个短命鬼,年仅二十一岁便突然去世,其后继者李秉常虽继位的年纪要比上一任要大些,可也就是七岁,朝堂大权被梁太后把持,并且由于迟迟不能亲政,导致李秉常最后以二十六岁的年纪郁郁而终。
西夏经过这两代太后专权,国力可说是已经大不如前,万幸天不亡李氏,继位的李乾顺是位雄主,三岁继位,十六岁时便使计让辽国使人鸠杀梁太后,支持自己亲政。李乾顺政治手腕灵活,擅长左右逢源之道,他深知西夏如今国力虚弱,不宜与宋辽开战。
先是遣使向宋国求和,上请罪表恢复了宋国对西夏的“岁赠”,随后又两次向辽国请婚,迎娶辽国宗室女耶律南仙,巩固了与辽国的亲密关系。李乾顺执政之初,国力虚弱,宋国有机可趁,倒是也占了一些便宜。但随着李乾顺稳定局势,励精图治数年后,宋夏之间的战争形势就开始变得对宋国不利。
此时童贯准备率领西军征讨西夏,而西夏的国力也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并不像大宋君臣所想象的那样可以轻而易举的击败。
武有察哥,文有忠礼,说的就是李乾顺麾下的三位重臣。武将察哥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而文臣仁忠、仁礼兄弟通晓蕃、汉文字,擅长诗文,颇得李乾顺喜爱。这三人与李乾顺关系亲密,是李乾顺的死忠。
如今宋军大兵压境,李乾顺要找人商量对策,这三人被第一时间召至了李乾顺身边。李乾顺亲政时不过十六岁,当时国力虚弱,而如今李乾顺已经三十出头,西夏在他手上经过这十几年的休养生息,国力渐复,已经不惧外敌。
察哥身为武将,值此国难当头自是要挺身而出,而无论是李乾顺还是李仁忠、李仁礼兄弟也都有借此机会扬眉吐气一把的想法。
“宋国此番不怀好意而来,无非就是见辽国如今自顾不暇,自己有机可趁。”察哥大声对李乾顺道:“不过国主放心,我大夏这回即便没有辽国相助,亦有把握击败来犯之敌。”
“察哥,莫要轻敌。”李乾顺见状不放心的提醒道。
“国主安心,微臣自会小心对待。”
“你们的意思呢?”李乾顺又问李仁忠、李仁礼兄弟道。
作为哥哥的李仁忠与弟弟李仁礼对视一眼,开口道:“国主,我兄弟二人也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