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我的大明新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北明街就是后世的马尼拉,后世的巴石河,在这个时代被泉州人许柴佬称作南晋江。
南晋江河口南边,就是朝廷在这里设立的海军第四舰队北明街水寨大营。
这个水寨有一卫人马,士兵五千六百人,加上其家属,亲眷,人口达到了近两万。
水寨有一级战舰三艘,二级战舰二十七艘,另有数艘货船与百余艘传令船,三级战舰。
他们不参与吕宋府的管理,只管清肃吕宋北到大明福建,南到苏禄国,马鲁古国海域的海路安全。
在水寨里面,不只有海军衙门,还有內监的转运司,海关,朝廷的都转运使司,提举司等衙门。
如今的皇室别院就建在水寨的东侧,这里的百姓也都被转移到南晋江的北侧,在南晋江的北侧,形成了一个超过十万人的大县城。
如今的北明街被称作街,其实已经名不副实了,在大明的官方文件上,已经被称作吕宋承宣布政使司北明府。
江北,北明府的府城并没有城墙,所有的百姓都散居在朝廷修建的三纵三横水泥路边。
这是因为吕宋岛上,再也没有能够威胁北明府的势力,几乎所有的土著,都已经归附了大明。
但是,朝廷依旧在这里设置了一个防御卫所,负责岛上的安全防御,这个卫所隶属于前军都督府。
除了粮食,大明如今能够从岛上获得每年不低于十万两黄金的收入,这些相当于百万两白银。
两个军卫的一万多人,每年需要开支二十余万两的俸禄,再加上其他开支,每年的支出不超过五十万两。
即便加上官衙各级官员的俸禄,整个吕宋路每年的开支也不超过百万两。
因为有土地和粮食抵了一部分俸禄,实际上,如今大明每年从吕宋获取了大批粮食之余,每年还能从吕宋获得超过五十万两的净收益。
这已经超过了大明境内西北大部分州府了,在大明,也仅有几个富裕的州府,纳税粮比吕宋更高。
大明以税粮多寡为划分标准。粮二十万石以上为上府。二十万以下十万以上为中府,十万以下为下府。
即便按照一个承宣布政使司来算,吕宋如今也能在大明的势力范围内称得上一个富足之地。
吏部数次想要正式提升吕宋的级别,往这里派驻布政使,并且有意将吕宋划分成不同的州府,但是都被朱棣压了下来。
成为了正式的布政使司,不仅要派驻布政使,还要派驻巡抚和其他知府。
那个时候,许柴佬就不是最大的官员了。
虽然朱棣对商人和小贩出身的许柴佬并不熟悉,但是知道南洋的问题不能急。想要一口把偌大的南洋咽下去,不小心就会被噎住。
他一心想要西征,也是借着这个机会,到南洋亲眼亲眼看一看吕宋,看一看旧港,看一看自己孙子建立的星城。
朱瞻基既然让许柴佬掌管整个吕宋,现在自己不了解那里的情况,不了解许柴佬的为人,就贸然压制,恐怕会出问题。
如果许柴佬可堪大用,哪怕他只是粗通文墨,不是科班出身也能让他来做这个布政使。
如果不堪大用,大不了到时候明升暗降,将他调到应天府来为官,也算奖励他为大明立下大功。
许柴佬当然也听到了一些风声,他很清楚,自己原本只是一个逃荒的小贩,如今能成为大明四品知府,已经是天幸。
对朝廷要委派其他官员来,他并没有太多抗拒之心,只是担心来人不能与土著和平相处,坏了吕宋的安宁。
反倒是朝廷一直只刮风不下雨,一直没有派人来,他还有些奇怪。
这次朱棣西征要途径吕宋,他也是全力筹备接待,想要在朱棣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
听到有来使,他的心里就激动了起来,到了四五月北风就要停,如果陛下是今年出征,应该在三月就要出发。
现在有了来使,怕不是有了具体消息。
带着一众随员来到了海军水寨,在卫兵的带领下进了水寨主殿。
殿内除了指挥使向恺,与他并肩相迎出来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无须男子。
向恺率先抱拳说道:“许父母,来,我给给引荐一下。这位是中官曹礼,奉皇命沿途巡视。”
曹礼看到许柴佬的第一时间,若不是他身上的官服,根本不敢相信这个看起来像是老农一般的老人,就是太孙殿下重视,并且管理一个布政使司的知府。
他虽然早就知道许柴佬出身不高,早年逃荒到过吕宋,后来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一方势力。
他心目中的许柴佬应该是个雄武的草莽人士,却没有想到看起来像个老农。
但是他也不敢小觑,能成为一方诸侯,深得殿下重视,他这个中官也不是随意能鄙夷的。
他不等许柴佬行礼,率先行礼道:“来之前,殿下特意交待,许父母一心为国为民。咱家虽是废人,但也最钦佩像许父母这样的好官,请受咱家一拜。”
许柴佬见曹礼行礼,也连忙长揖道:“不敢当殿下如此称赞,鄙人也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曹礼笑道:“如此一句就道尽为官精髓,做自己该做的事,就是殿下常说的一句话,若我大明百官都是如此,皇上和殿下也能少操心了。”
寒暄过后,向恺为双方相互介绍了其他各人,这才又回到殿内坐下。
许柴佬刚一坐下,向恺就亲手捧起了两份圣旨,献到了许柴佬面前。“许父母请先看看陛下与殿下给我海军的圣旨,我们再来说话。”
曹礼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事情说清楚了,我们再去许父母的府衙,陛下和殿下同样也有旨意传下。”
圣旨虽然只是一道简单的命令,但是却代表了皇上代表上天传达旨意。所以,有着完整仪式和程序,绝不是随随便便递给对方就可以的。
朱棣传给许柴佬的圣旨,哪怕现在许柴佬来了,也不能直接给他,而是要等到了府衙,摆案焚香,才能宣读。
许柴佬道了一声罪,看起了两份圣旨。
朱棣的圣旨当然是正规格式,四六骈俪。许柴佬这几年特意请儒生教过,虽然不能写,但是看懂圣旨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份圣旨主要是说朱棣已经决定三月出征,着曹礼事先沿途巡检,拾遗补缺,着令海军各部配合行事。
朱瞻基的命令却不是圣旨,而是以海军大都督的名义下达了军令,让各部清剿海盗,保民安靖。对于天使的命令,在不影响军务的情况下,给予配合。
看完了两份旨意,许柴佬这才又恭敬地捧回了圣旨,交到了向恺的手中。
“我大概已经知道了自己要做什么,向指挥所有甚要求,我也会尽量让你无后顾之忧。”
说完他笑着看向了曹礼,等待他开口。身为天使传旨,旨意只是明面上的部分,更要紧的是圣旨之外的信息。
他们孤悬海外,信息封闭。想要了解大明的情况,一方面是靠內监转运司的货船带来的信息,一方面是靠大明来的百姓。
但是更详细的信息,都要通过他们这些宫中来的天使才能知道。
虽然许柴佬貌不惊人,但是想到朱瞻基来的时候的交代,曹礼不敢小觑许柴佬。所以他也不卖关子,当即说道:“最近大明最轰动的消息,莫过于二。一是陛下直接授命太孙殿下监国,而太子殿下因为身体欠佳,如今正在诊治。”
听到这个消息,许柴佬吓了一跳,他忍不住看了看向恺,又看看其他人,见他们面色平静,显然是已经知道这个消息。
他想要说的什么来掩饰自己的震惊,可是嘴巴张开,却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三年前,他蒙朱瞻基青睐,被直接授予四品知府,成为吕宋岛之主。
这两年,虽然海军和陆军分别都设立军卫,但是却很少干涉地方事务,也能约束士兵不扰民,这都是那位殿下的功劳。
但是他绝对没有想到,陛下竟然撇开太子,直接让太孙监国。看来,等陛下西征离开,应当立刻进京见驾才对。
他这个知府就是托了太孙的福分才当上的,可不能忘本。
曹礼显然很满意这样的效果,又笑道:“第二件事,就是內监的粮食贪腐案件,涉及了山东近半官员,而且还欲孔家有关,如今孔家有两个旁支,都被押解进京,三司会审。”
这件事对许柴佬的影响不大,他身在一时间都没有想起来这孔家指的是谁。
但是对他下首的同知樊颂和一众随员来说,这简直是晴天霹雳。
樊颂忍不住拱手问道:“曹中官有礼了,本官想问一下,这孔家可是指圣人世家?”
曹礼脸上带着笑,嘴里却不屑地说道:“什么圣人世家,不过是一群蛀虫而已。要不是有个好祖宗,陛下和掉下恐怕早就砍了他们的脑袋。”
樊颂乃是五品同知,在场除了许柴佬这个知府,文官系统他最大。因为跟內监不是一个系统,加上有一股文人傲气,所以内心并不畏惧曹礼。
听到曹礼日此说,他站起身来,长揖到底道:“还请曹中官说个明白,否则我便要替天下读书人... -->>
北明街就是后世的马尼拉,后世的巴石河,在这个时代被泉州人许柴佬称作南晋江。
南晋江河口南边,就是朝廷在这里设立的海军第四舰队北明街水寨大营。
这个水寨有一卫人马,士兵五千六百人,加上其家属,亲眷,人口达到了近两万。
水寨有一级战舰三艘,二级战舰二十七艘,另有数艘货船与百余艘传令船,三级战舰。
他们不参与吕宋府的管理,只管清肃吕宋北到大明福建,南到苏禄国,马鲁古国海域的海路安全。
在水寨里面,不只有海军衙门,还有內监的转运司,海关,朝廷的都转运使司,提举司等衙门。
如今的皇室别院就建在水寨的东侧,这里的百姓也都被转移到南晋江的北侧,在南晋江的北侧,形成了一个超过十万人的大县城。
如今的北明街被称作街,其实已经名不副实了,在大明的官方文件上,已经被称作吕宋承宣布政使司北明府。
江北,北明府的府城并没有城墙,所有的百姓都散居在朝廷修建的三纵三横水泥路边。
这是因为吕宋岛上,再也没有能够威胁北明府的势力,几乎所有的土著,都已经归附了大明。
但是,朝廷依旧在这里设置了一个防御卫所,负责岛上的安全防御,这个卫所隶属于前军都督府。
除了粮食,大明如今能够从岛上获得每年不低于十万两黄金的收入,这些相当于百万两白银。
两个军卫的一万多人,每年需要开支二十余万两的俸禄,再加上其他开支,每年的支出不超过五十万两。
即便加上官衙各级官员的俸禄,整个吕宋路每年的开支也不超过百万两。
因为有土地和粮食抵了一部分俸禄,实际上,如今大明每年从吕宋获取了大批粮食之余,每年还能从吕宋获得超过五十万两的净收益。
这已经超过了大明境内西北大部分州府了,在大明,也仅有几个富裕的州府,纳税粮比吕宋更高。
大明以税粮多寡为划分标准。粮二十万石以上为上府。二十万以下十万以上为中府,十万以下为下府。
即便按照一个承宣布政使司来算,吕宋如今也能在大明的势力范围内称得上一个富足之地。
吏部数次想要正式提升吕宋的级别,往这里派驻布政使,并且有意将吕宋划分成不同的州府,但是都被朱棣压了下来。
成为了正式的布政使司,不仅要派驻布政使,还要派驻巡抚和其他知府。
那个时候,许柴佬就不是最大的官员了。
虽然朱棣对商人和小贩出身的许柴佬并不熟悉,但是知道南洋的问题不能急。想要一口把偌大的南洋咽下去,不小心就会被噎住。
他一心想要西征,也是借着这个机会,到南洋亲眼亲眼看一看吕宋,看一看旧港,看一看自己孙子建立的星城。
朱瞻基既然让许柴佬掌管整个吕宋,现在自己不了解那里的情况,不了解许柴佬的为人,就贸然压制,恐怕会出问题。
如果许柴佬可堪大用,哪怕他只是粗通文墨,不是科班出身也能让他来做这个布政使。
如果不堪大用,大不了到时候明升暗降,将他调到应天府来为官,也算奖励他为大明立下大功。
许柴佬当然也听到了一些风声,他很清楚,自己原本只是一个逃荒的小贩,如今能成为大明四品知府,已经是天幸。
对朝廷要委派其他官员来,他并没有太多抗拒之心,只是担心来人不能与土著和平相处,坏了吕宋的安宁。
反倒是朝廷一直只刮风不下雨,一直没有派人来,他还有些奇怪。
这次朱棣西征要途径吕宋,他也是全力筹备接待,想要在朱棣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
听到有来使,他的心里就激动了起来,到了四五月北风就要停,如果陛下是今年出征,应该在三月就要出发。
现在有了来使,怕不是有了具体消息。
带着一众随员来到了海军水寨,在卫兵的带领下进了水寨主殿。
殿内除了指挥使向恺,与他并肩相迎出来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无须男子。
向恺率先抱拳说道:“许父母,来,我给给引荐一下。这位是中官曹礼,奉皇命沿途巡视。”
曹礼看到许柴佬的第一时间,若不是他身上的官服,根本不敢相信这个看起来像是老农一般的老人,就是太孙殿下重视,并且管理一个布政使司的知府。
他虽然早就知道许柴佬出身不高,早年逃荒到过吕宋,后来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一方势力。
他心目中的许柴佬应该是个雄武的草莽人士,却没有想到看起来像个老农。
但是他也不敢小觑,能成为一方诸侯,深得殿下重视,他这个中官也不是随意能鄙夷的。
他不等许柴佬行礼,率先行礼道:“来之前,殿下特意交待,许父母一心为国为民。咱家虽是废人,但也最钦佩像许父母这样的好官,请受咱家一拜。”
许柴佬见曹礼行礼,也连忙长揖道:“不敢当殿下如此称赞,鄙人也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曹礼笑道:“如此一句就道尽为官精髓,做自己该做的事,就是殿下常说的一句话,若我大明百官都是如此,皇上和殿下也能少操心了。”
寒暄过后,向恺为双方相互介绍了其他各人,这才又回到殿内坐下。
许柴佬刚一坐下,向恺就亲手捧起了两份圣旨,献到了许柴佬面前。“许父母请先看看陛下与殿下给我海军的圣旨,我们再来说话。”
曹礼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事情说清楚了,我们再去许父母的府衙,陛下和殿下同样也有旨意传下。”
圣旨虽然只是一道简单的命令,但是却代表了皇上代表上天传达旨意。所以,有着完整仪式和程序,绝不是随随便便递给对方就可以的。
朱棣传给许柴佬的圣旨,哪怕现在许柴佬来了,也不能直接给他,而是要等到了府衙,摆案焚香,才能宣读。
许柴佬道了一声罪,看起了两份圣旨。
朱棣的圣旨当然是正规格式,四六骈俪。许柴佬这几年特意请儒生教过,虽然不能写,但是看懂圣旨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份圣旨主要是说朱棣已经决定三月出征,着曹礼事先沿途巡检,拾遗补缺,着令海军各部配合行事。
朱瞻基的命令却不是圣旨,而是以海军大都督的名义下达了军令,让各部清剿海盗,保民安靖。对于天使的命令,在不影响军务的情况下,给予配合。
看完了两份旨意,许柴佬这才又恭敬地捧回了圣旨,交到了向恺的手中。
“我大概已经知道了自己要做什么,向指挥所有甚要求,我也会尽量让你无后顾之忧。”
说完他笑着看向了曹礼,等待他开口。身为天使传旨,旨意只是明面上的部分,更要紧的是圣旨之外的信息。
他们孤悬海外,信息封闭。想要了解大明的情况,一方面是靠內监转运司的货船带来的信息,一方面是靠大明来的百姓。
但是更详细的信息,都要通过他们这些宫中来的天使才能知道。
虽然许柴佬貌不惊人,但是想到朱瞻基来的时候的交代,曹礼不敢小觑许柴佬。所以他也不卖关子,当即说道:“最近大明最轰动的消息,莫过于二。一是陛下直接授命太孙殿下监国,而太子殿下因为身体欠佳,如今正在诊治。”
听到这个消息,许柴佬吓了一跳,他忍不住看了看向恺,又看看其他人,见他们面色平静,显然是已经知道这个消息。
他想要说的什么来掩饰自己的震惊,可是嘴巴张开,却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三年前,他蒙朱瞻基青睐,被直接授予四品知府,成为吕宋岛之主。
这两年,虽然海军和陆军分别都设立军卫,但是却很少干涉地方事务,也能约束士兵不扰民,这都是那位殿下的功劳。
但是他绝对没有想到,陛下竟然撇开太子,直接让太孙监国。看来,等陛下西征离开,应当立刻进京见驾才对。
他这个知府就是托了太孙的福分才当上的,可不能忘本。
曹礼显然很满意这样的效果,又笑道:“第二件事,就是內监的粮食贪腐案件,涉及了山东近半官员,而且还欲孔家有关,如今孔家有两个旁支,都被押解进京,三司会审。”
这件事对许柴佬的影响不大,他身在一时间都没有想起来这孔家指的是谁。
但是对他下首的同知樊颂和一众随员来说,这简直是晴天霹雳。
樊颂忍不住拱手问道:“曹中官有礼了,本官想问一下,这孔家可是指圣人世家?”
曹礼脸上带着笑,嘴里却不屑地说道:“什么圣人世家,不过是一群蛀虫而已。要不是有个好祖宗,陛下和掉下恐怕早就砍了他们的脑袋。”
樊颂乃是五品同知,在场除了许柴佬这个知府,文官系统他最大。因为跟內监不是一个系统,加上有一股文人傲气,所以内心并不畏惧曹礼。
听到曹礼日此说,他站起身来,长揖到底道:“还请曹中官说个明白,否则我便要替天下读书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